第一章习题1.什么是电子的共有化运动答: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电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再完全局限于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子转移到相邻的原子上去,因而,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2.金属导体与半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导电机理主要不同之处答:金属导体与半导体:半导体中导带的电子和价带的空穴均参与导电;绝缘体与半导体:绝缘体禁带宽度很大,通常温度下激发到导带去的电子很少,所以导电性很差;半导体禁带宽度较小,通常温度下激发到导带去的电子有不少所以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3.有效质量m*的引入意义答:有效质量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4.外层电子与内层电子相比哪个有效质量相对质量大,为什么答:内层电子有效质量大,因为公式(自填),能带越窄,二次微商越小,有效质量越大,内层电子能带窄。1.设晶格常数为a的一维晶格,导带极小值附近能量Ec(k)和价带极大值附近能量EV(k)分别为:Ec=(1)禁带宽度;(2)导带底电子有效质量;(3)价带顶电子有效质量;(4)价带顶电子跃迁到导带底时准动量的变化解:(1)2.晶格常数为0.25nm的一维晶格,当外加102V/m,107V/m的电场时,试分别计算电子自能带底运动到能带顶所需的时间。解:根据:得3.如果n型半导体导带的极值在[110]轴上及相应的对称方向上,回旋共振的实验结果应如何?解:根据立方对称可以判断,总共存在12个不同方向的极值点。其回旋振的实验结果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有关。https://wenku.baidu.com/view/6acdb5f002768e9950e73841.html(差一点公式打不上去)1)沿[110]轴方向,磁感应强度与这12个方向的方向余弦的平方分别为1,0,0.25,可以观察到3个吸收峰2)沿[100]轴方向,磁感应强度与这12个方向的方向余弦的平方分别为0.5,0,可以观察到2个吸收峰3)沿[111]轴方向,磁感应强度与这12个方向的方向余弦的平方分别为2/3,0,可以观察到2个吸收峰沿其它方向,磁感应强度与这12个方向的最多可以有6个不同的方向余弦平方,因此最多可以观察到6个不同的吸收峰·半导体物理第2章习题1.实际半导体与理想半导体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理想半导体:假设晶格原子严格按周期性排列并静止在格点位置上,实际半导体中原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2)理想半导体是纯净不含杂质的,实际半导体含有若干杂质。(3)理想半导体的晶格结构是完整的,实际半导体中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3.以Ga掺入Ge中为例,说明什么是受主杂质、受主杂质电离过程和p型半导体答:Ga有3个价电子,它与周围的四个Ge原子形成共价键,还缺少一个电子,于是在Ge晶体的共价键中产生了一个空穴,而Ga原子接受一个电子后所在处形成一个负离子中心,所以,一个Ga原子取代一个Ge原子,其效果是形成一个负电中心和一个空穴,空穴束缚在Ga原子附近,但这种束缚很弱,很小的能量就可使空穴摆脱束缚,成为在晶格中自由运动的导电空穴,而Ga原子形成一个不能移动的负电中心。这个过程叫做受主杂质的电离过程,能够接受电子而在价带中产生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的杂质,称为受主杂质,掺有受主型杂质的半导体叫P型半导体。4.以Si在GaAs中的行为为例,说明IV族杂质在III-V族化合物中可能出现的双性行为。答:Si取代GaAs中的Ga原子则起施主作用;Si取代GaAs中的As原子则起受主作用。导带中电子浓度随硅杂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硅杂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趋于饱和。硅先取代Ga原子起施主作用,随着硅浓度的增加,硅取代As原子起受主作用。5.举例说明杂质补偿作用。答:当半导体中同时存在施主和受主杂质时,若(1)ND>>NA因为受主能级低于施主能级,所以施主杂质的电子首先跃迁到NA个受主能级上,还有ND-NA个电子在施主能级上,杂质全部电离时,跃迁到导带中的导电电子的浓度为n=ND-NA。即则有效受主浓度为NAeff≈ND-NA(2)NA>>ND施主能级上的全部电子跃迁到受主能级上,受主能级上还有NA-ND个空穴,它们可接受价带上的NA-ND个电子,在价带中形成的空穴浓度p=NA-ND.即有效受主浓度为NAeff≈NA-ND(3)NA»ND时,不能向导带和价带提供电子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