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性近视:轴性近视眼屈光间质的屈折力和正视眼相同。但是,由于身体在发育过程中,眼球过度发育,加上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导致眼球的前后直径(眼轴)加长。因此,平行光线射入眼内结成的焦点只能落于视网膜前面,而形成近视。2、屈光性近视:眼球前后径(眼轴)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正常。因此,平行光线射入眼内也只能是结成的焦点落于视网膜前面,而形成近视。常见于下列情况:a、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b、球形晶体;c、晶体位置倾斜;d、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由于晶体纤维的屈光指数增高所致;e、睫状肌痉挛:引起晶体过度调节,使晶体前面突起,临床上称为假性近视,以小学生和初中生较为常见。本分类着眼于病因和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变性近视和一般近视两大类。1、变性近视:目前国际眼科界公认变性近视(也称高度近视)与一般近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眼病,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而不是程度上的不同。变性近视在充分发展后,屈光度应在负6度以上,通常为负10度左右或更高,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轴延长,与调节力关系较少或无关。除了近视以外,重要的特点是伴有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巩膜的变性。表现为在视乳头颞侧有弧形斑(严重的可发展为环形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有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斑,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与液化。由于眼底变性,矫正视力常不能达到1.0。在中年后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核性白内障(或后囊下白内障)、黄斑出白等,也有部分病例发生单性青光眼。这些并发症都严重影响视功能。变性近视的遗传性到底占有多大的比例,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考查。遗传性近视眼的特点是视力无明显变化,生下来怎样就是怎样,视力基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一般近视:叫做单纯性近视,通常屈光度在负6度以下,根据调节因素可分为三类:(1)假性近视:指远视力低于1.0,用负球镜片可以矫正至1.0者;(2)半真性近视:指近视状态在使用睫肌麻痹药或雾视后近视屈光度降低,但还不能全部消失者,称半真性近视。(3)真性近视:指其近视状态下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或雾视后,近视屈光度仍不变化者。正视眼与近视眼轴长度有区别,但赤道前部分二者基本相同。赤道周长也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就是赤道后部组织器官和眼轴的长短。眼轴是眼科医生为了更直观、更形象的解释眼球前后直径假想出来的,实际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