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不了解检查治疗过程,加上手术费用高,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由此可导致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等特点,讲解手术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嘱其充分休息,在身心两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协助完善各项常规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病毒三项等检查,做碘过敏试验;常规右侧手掌和腕关节上10cm处清洁备皮,为防止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腹股沟区也应备皮,并告知家属准备1000g的盐及干燥毛巾一条;更换清洁床单被服;训练患者有效的咳嗽、吸气、呼气和屏气动作,解释术中造影完毕应立即用力咳嗽,以促使冠状动脉内的造影剂尽快排空,恢复心肌供血;术前禁食4~6小时;平诊拟行PTC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前常规服用抗凝药物波力维75mg/日,阿司匹林100mg/日,够三天的量,急诊拟行PTC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常规服用抗凝药物波力维6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前以防术后形成血栓;对高度紧张的患者术前给予镇静剂有助于防止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进入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做12导心电图,及早发现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③拔除鞘管的护理:桡动脉压力较股动脉压力低,穿刺后出血机会少,一般手术结束后即可拔除鞘管,拔管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防止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引起心率下降;护士协助术者将鞘管缓慢拔出,压迫止血30分钟后用绷带加压抱扎,注意局部有无渗血,并嘱患者手指活动。如患者上肢、手指颜色发紫,并诉手部发麻,提示压迫过紧,影响静脉血液循环,适当放松。如局部渗血,提示压迫不到位或过松,需再加压止血。④术肢护理:注意穿刺肢体略高勿下垂。术后第1小时每15分钟观察1次指体的色泽、指温、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指腹张力等;术后2小时内避免做屈腕动作,腕关节制动4~6小时,可活动手指;术后每2小时拆除一条绷带以利静脉回流,直至8小时拆除完毕,手背轻度水肿者应抬高患肢;24小时内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及色泽的改变;1~3天禁止术肢测血压及输液等,并保持干燥、清洁;护士注意观察有无皮下瘀点、瘀斑,肿胀或感觉异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行进一步的血管超声。⑤术后饮食及体位:术后即可进食,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保证术后4小时内尿量在800ml以上。术后无需绝对卧床24小时,以避免平卧时间长致腰酸、腹胀、尿潴留等一些不良反应。出院健康指导:嘱患者在3天内保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1周内勿揉抓穿刺点,穿刺侧上肢在半年内不能提取过10~15kg重物以防出血,如手部感觉异常,肿胀,及时就医,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继续服用抗凝、降脂药物,定期门诊复查,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二、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1、减轻心脏负荷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2、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便对病情的发展作出正确的估计。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需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紧急措施。3.对症及用药护理(1)有胸闷、气促、心律失常者应给予供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2)烦躁不安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安慰,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3)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力衰竭。(4)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应注意由于心肌炎导致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