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调研报告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要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锻炼,建立健全固本机制;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聚焦“四风”问题,建立健全防控机制;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建立健全领导示范机制;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建立健全实践活动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本,建立健全考核测评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克服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改进作风制定规章制度,初步形成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从我们实际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既有令人欣慰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下,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查摆整改“四风”,已经绷紧改进作风这根“弦”,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已经基本扎起,但还存在基础主干制度不健全、制度间耦合性配套性不够、制度设计政出多门等问题,难以做到“滴水不漏”“牢不可破”;中央以“钉钉子”精神不断重锤出击,始终保持改进作风的高压态势,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但制度运行的动力不足、保障和制约不够,导致“纸老虎”“稻草人”现象还大量存在。当前,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系统设计、有效管用,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以上率下、认真落实,久久为功、群众满意的原则,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为重点,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统筹规划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创新制度运行机制,保障主客体发挥能动作用,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组织力量对已有的作风建设制度进行全面整理、通盘规划、统筹兼顾,有计划、有第1页共4页步骤地出台关于作风建设的基础主干制度,尽快形成一个关于作风建设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一、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锻炼,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固本机制党性是本,党风是标。治标必先固本,才能药到病除。只有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锻炼,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固本机制,才能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一是推行党性教育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为党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党性教育考核激励和监督问责的内容和方式。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时要提交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体会文章,把党性教育成效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二是实现党员干部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常态化。把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艰苦复杂工作作为锤炼干部、检验党性的重要方式。经常性地开展以党校和干部院校为主阵地的“熔炉”式锻炼,通过脱岗轮训、集中学习、交流参观、实际调研等方式,实现党性修养的阶段性提升。三是建立健全党内生活规范机制。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做法,建立部门领导或上级党组织定期参加联系单位民主生活会制度。邀请党员和群众代表列席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大民主生活会公开力度,开展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活动。修订完善党内组织生活有关制度规定,加大“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健全完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机制。采取“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三年一定性”的时间周期,分级分类制定科学规范的党性分析标准。党性分析民主评议要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把思想动员、征求意见、谈心谈话、自我剖析、会上批评、集中评议、整改落实、如实上报、考核评价等步骤走全、走实。二、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日常管理机制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这两个方面从机制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就能保障作风建设的经第2页共4页常性、持续性。一是健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