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1991.22(4):23-25.[20]GiovannetIiP.undentaIIdingpatierItel№ificati∞8y8tem.JNufsAdm,1979,8(2):88·101.f21]MalIoch,KaIhyPhD。AnnPeli鸥jerMSN,eta1.PatientC】a姻i矗ca“onSvs£emg.P叭2:7nleTh;fdGenermi彻.£IleJoumaJofNu商r垠administ阳lion,l999,29(9):3342.[22]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卜j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146.174.[23]孙红,蔡虻,郭2r,等.病人分类系统应用于护理人力配嚣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00国02.[24]蔡虻,赵芹芹,手霞.分级护理的现况及其展望.中国护理管理,2008,8(2):7.10.[25]刘华甲..田外护上=人力配覆及护理工作最测戢研究进展.中国护理铃理,2003,3(4):51_55.[26]楼建华,E彩风,朱海英.等.因素型儿科病人分类系统的建立.中囤护理锊理,2007,7(9):35.39.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进展董芳辉胡三莲(收稿H期:2008一10—14)(本文编辑:高丛菊)l摘要】通过对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抗休克、骨折肢体制动等预防,监测其定向力、肺功能、皮肤出血点的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关键词】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急症护理;综述文献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多发伤合并长骨骨干骨折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骨折时局部脂肪组织破裂,脂肪细胞释放出脂肪小滴进入循环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可有呼吸功能不全,皮肤瘀斑病变及脑功能障碍【21等表现。脂肪栓塞的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骨折后FES的发生与低血容量休克、骨折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有关,因而在处理上提倡早期抗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容萤,及早固定骨折等来预防脂肪栓塞的发生,对于已发生脂肪栓塞的,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压氧、血液滤过技术¨1等对症处理。骨折后FES的平均发生率为7%左右,且FES病死率达lO%一15%i4】,也有报道高达50%”1。FES往往发病突然,发展变化快,如发现小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护士通过加强对骨折患者的牛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皮肤出血点的观察,正确判断有关症状和体征,有助于脂肪栓寨的早期诊治和对症施护,有助于缩短疗程、改善预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故在临床治疗中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FEs有着重要意义。一、FES的预防与监测护理(一)抗休克护理与血流动力学监测:有研究表明,单纯股骨骨折有4%发生FEs,而同时合并休克时,则FEs的发生率高达10%i6J。休克时的低血容馈和低血压是诱发和加重FEs的重要因素,其病死率与休克成正比17J。从速使创伤或休克患DOI:lO.3760/cm出j.i站n.1674-29cr7.2009.01.050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通信作者:董芳辉,E删脚:dj出d∞90655@sj∞,c伽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功能恢复达稳定状态是防止脂肪栓塞的最根本措施L8J。应在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积极扩容、抗休克(减少损伤局部脂肪滴进入血流)。因此需定时测血压,有条件者町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根据cVP的高低来调节输液速度【9J。cVP应维持在6—10crnH20,如CVP>lOcmH20,提示血容量过多或心肺功能下降,补液应适当减慢,如CVP<6cmH:0,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输液。(二)骨折肢体的制动护理:在未确实固定的情况下过多搬动骨折肢体,会使骨折附近压力骤升,加重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因此,骨折部位的妥善固定具有直接的预防脂肪栓塞的意义哺’。对于患肢肿胀而尚未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做好确实的伤肢制动、抬高。护士应向患者家属强调患肢制动的重要性。严禁不必要的肢体活动、热敷及按摩。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以防止骨折两端摩擦而导致脂肪栓子进入血流引起栓塞¨“。对躁动不安、抽搐患者应注意做好安全护理,予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外固定的扎带要松紧适宜,避免过紧挤压患肢;牵引患者应保持有效牵引。(三)脂肪栓塞征兆的监测1.意识障碍的临床监测和护理:对于多发性骨折、长骨骨折及髋部手术后患者,早期要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