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症发作有季节性看看花粉症之病因大揭秘2013年11月15日家庭医生在线花粉症,主要由花粉引起,故得此名。也有称枯草热,但与夏季枯草无缘,也无发热,实为误称。随着季节的变换,花粉症似乎也因此而如影随形,变幻莫测。莫名其妙的感染发作,似乎没有征兆。它,是不是真的那么神秘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面纱吧~~自然界有数十万种植物,并不是每种植物的花粉都能致敏机体引起花粉症,这主要决定于花粉的抗原性。发生花粉症的流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花粉的数量必须多;②花粉必须小而轻,可以飘散到较远地区;③产生这种花粉的植物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广泛生长,风媒花大多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所以其花粉是引起花粉症的主要致敏原。和虫媒花植物相比,风媒花植物一般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诱人的香味,也缺乏蜜腺,所以也不招引昆虫。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花粉过敏高峰期,多集中在3月末至5月,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桦树、柏树、臭椿树、梧桐树、白腊树花粉等。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从来以为花粉过敏是鲜花所致,竟没想到,元凶竟然可以是这些树!花粉症特点之一是症状发作有明显季节性,并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一致。根据发病季节的不同,本病可分为春季花粉症、夏季花粉症和秋季花粉症三类,或春季花粉症和夏秋季花粉症两类;特点之二是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同一患者在不同地区发病情况截然不同,若迁移到另一地区,由于脱离了致敏花粉,可能不经任何治疗症状即可自行消失;特点之三是每年发病时间固定。相差不过几天最多十几天,这些特点对花粉症的诊断及确定致敏花粉都具有重要意义。症状的轻重与空气中花粉的飘散量有关,传粉季节开始时症状由轻到重,临近季节末期症状渐减轻。季节过后自然缓解,症状的轻重与气候条件有关,一般来说风天花粉飘散多,花粉症症状也重;阴雨天症状轻,干旱年份不利于植物生长,产生花粉量少,花粉症症状轻;传粉季节前雨量适中,有利于植物生长,产生的花粉多,症状也重。触发季节性花粉症的因素包括如下几种:◇树花粉,常见于春季;◇花粉,在春末和夏季;◇豚草花粉,多见于秋季;◇真菌和霉菌的孢子,由于气候温差造成。触发全年性花粉症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尘螨或蟑螂;◇宠物(如猫、狗或小鸟等)的皮屑和唾液;◇室内和室外的真菌和霉菌孢子。除了上述的花粉是花粉症主要的致病原外,以下因素也与花粉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一)遗传因素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作者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二)鼻粘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为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1、吸入性的有:一般由风媒花粉所致,春季型由树花粉(橡、榆、槭、桤、桦、三角叶杨、橄榄)所致;夏季型由园草花粉(狗乐草、猫尾草、香茅草、果园草、约翰逊草)和野草花粉(绵羊酸模草、英格兰车前草)所致;秋季型由野草花粉(豚草)所致。季节性枯草热偶可由空气传播的霉菌孢子引起,因此本病有显著的地理区域差异。(1)花粉并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发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如北欧以桦树和梯牧草的花粉为主;北美则以豚草为主;日本以杉树花粉为主;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致敏花粉不尽一致,北方地区以野生蒿类花粉为主,不过在大江南北均发现豚草,应引起重视。近年有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可使悬浮于空气中的花粉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异,使原本不具变应原性的花粉也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