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45/3.82-M43-45F04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说明书共16页第1页1前言循环流化床燃烧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锅炉炉膛内含有大量的物料,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物料被烟气携带到炉膛上部,经过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分离器,将物料与烟气分开,并经过非机械式回送阀将物料回送至床内,多次循环燃烧。由于物料浓度高,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和良好的物料混合,一般每公斤烟气可携带若干公斤的物料,这些循环物料带来了高传热系数,使锅炉热负荷调节范围广,对燃料的适应性强。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比鼓泡床更高的流化速度,而不象鼓泡床一样有一个明显的床面,由于床内强烈的湍流和物料循环,加强燃料的混合并延长了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因此比鼓泡床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在低负荷下能稳定运行,而无需增加辅助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温度通常在850~900oC之间,这是个理想的脱硫温度区间,采用炉内脱硫技术,向床内加入脱硫剂(如石灰石),燃料及脱硫剂经多次循环,反复进行低温燃烧和脱硫反应,加之炉内湍流运动剧烈,Ca/S摩尔比约为2.2时,可以使脱硫效率达到90%左右,SO2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同时循环流化床采用低温分级送风燃烧,使燃烧始终在低过量空气下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NOX的生成和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具有高的燃烧效率、可以燃用劣质燃料、锅炉负荷调节性好、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普遍认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目前最实用和可行的高效低污染燃煤设备之一。2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数据锅炉适用于室内或半露天布置。锅炉采用前吊后支相结合的固定方式,锅炉运转层标高为7m。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分散下降管、平衡通风、绝热式旋风气固分离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对流竖井烟道内布置对流受热面。2.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2.1.1锅炉技术规范额定蒸发量45t/h额定蒸汽压力(表压)3.82MPa额定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4℃锅炉型式:中温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型布置的燃煤型循环流化床锅炉2.1.2燃料特性设计煤种:二类烟煤(AⅡ)煤质特性(收到基成分)如下:Vdaf=26.47%Car=48.51%Har=2.74%ZG-45/3.82-M43-45F04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说明书共16页第2页Oar=4.21%Nar=0.84%St.ar=0.32%Aar=32.78%收到基水份Mar=10.6%低位发热量Qnet.ar=18.09MJ/kg(4321kcal/kg)随着煤种的差异,入炉煤的粒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煤的粒度范围0~10mm,小于200m的份额不大于20%,见下表的推荐范围:粒度范围(mm)<0.50.5~33~55~88~10质量份额(%)154520155点火及助燃用油采用0#轻柴油(GB252-87一级品),其性质如下表:分析项目单位标准要求实验方法恩氏粘度(20℃时)oE1.2~1.6710%蒸余物残碳%≤4GB/T268水分%痕迹GB/T260灰份%≤0.025GB/T508硫含量%≤0.2GB/T380低位发热值kJ/kg≥41868闭口闪点℃≥65GB/T261硫醇硫含量%≤0.01GB/T380机械杂质%无GB/T511凝点℃≤0GB/T510为了达到良好的脱硫效果,需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石灰石的品质见下表:名称符号单位数值碳酸钙CaCO3%92.0碳酸镁MgCO3%4.47水H2O%0.82其它%2.71随着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对燃煤锅炉SO2与NOx的排放有了新的控制标准。该炉型从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锅炉的前部给煤机附近可设置脱硫剂(石灰石)贮料仓,存放一定量的石灰石添料,贮灰仓下部由Φ133的管子及给料机与给煤管相连接,随燃料一同给入燃烧室进行脱硫。石灰石既用于脱硫又起循环物料作用,在循环床燃烧温度区间内石灰石脱硫是扩散反应,如石灰石粒径太大,比表面积小,脱硫反应不充分,石灰石利用率低;同时,颗粒扬折率也低,不能起到循环物料作用。若颗粒太小,则在床内停留时间太短,脱硫效果也差。石灰石宜用密闭系统单独送入炉前石灰石仓中,然ZG-45/3.82-M43-45F04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说明书共16页第3页后送入燃烧室。为了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石灰石的粒径一般控制在0~1mm之间,同时还应控制脱硫时的温度场,即流化床燃烧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50~900℃之间。石灰石粒度应满足下图的要求:石灰石入炉粒度分布推荐范围启动床料可以用砂也可以用原有床料。1)、用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