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中国药物临床2009年11月第9卷增刊ChineseRemedies&Clinics.November2009.Vo1.9,Suppl位。术前常规对伤椎行正侧位透视,以确定进行的TSA和SSA.可使最终植入的椎弓根螺钉与椎体终板平面水平且经椎弓根螺钉可以在最长轴上,咬除进钉点骨皮质后,我们用直径2.0mill克氏针凭手感捻入,抵椎体前缘皮质,可保证克氏针行进于松质骨内且可准确测量其深度。扩孑L后,我们用探针探测孔周壁是否为骨性.以确保置钉的安全性。以』二手术技巧及置钉后的x线检测可以确保椎弓根螺钉精准的位置、正确的方向、合适的深度。3_3合理选择椎管探查减压:我们根据患者是否有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症状、体征及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cT及MRI)决定是否进行椎管探查减压。对于无神经损伤症状,影像学提示椎体后缘突人椎管小于1/3.且无翻转碎骨块的病例,通过AF椎弓根钉系统对伤椎的准确复位能通过拉紧后纵韧带使骨折块复位,从而恢复椎管的容积。对于严重爆裂性椎体骨折有椎体后缘骨块或间盘组织严重侵入椎管,在椎管切开减压的同时.配合特制打砸器解除来自椎管前方的压迫,以尽量做到椎管完全的环形减压。对于骨折伴脱位的病例,我们强调充分暴露上、下关节突关节,作椎板间开窗后分析脊髓组织在脱位状态下所处骨性管道的位置关系,在保证无医源性再损伤的前提下,行后方的小关节复位,前方的椎间关节便可以自然复位。3.4椎体骨折复位的选择:AF椎弓根钉系统在撑开复位的过程中,直接复位和间接复位并重。本组病例,在术前常规透视中.我们发现伤椎因为仰卧位的体位因素,往往相对于受伤当时的原始X线均已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我们分析伤椎的复位是术前平卧硬板床的体位因素,术中麻醉状态下,肌肉松弛,置钉时的按压力,AF钉的三维纠正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手术设计时应考虑到3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在AF撑开复位时应C臂X线透视监控,尤其注意防止过度纵向撑开,防止骨折椎体“空壳”效应及椎间隙增宽,而出现后期塌陷。3.5植骨融合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对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组病例中,早期病例未行植骨,出现了部分椎l;牟:高度的再丢失。在后期植骨病例中这种情况大为减少。孔令军等认为椎体前方骨缺损、未执行横突闯植骨、螺钉未拧紧、下床过早是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原因。AF钉同任何内固定器材一样.无法对椎体骨折的固定达到绝对的稳定。任何的内固定都只是暂时的,最终完全固定需要骨性融合。在选择AF钉撑开固定的后路手术时,应加强对小关节间、横突问植骨床的准备.尽量扩大植骨面积,增加植骨的融合率。对后期减少伤椎高度再丢失、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杆等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3.6注意的问题: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有效的后路植骨是防止内固定失败,避免矫正丢失、继发性脊柱成角畸形、内固定断裂及晚期神经损害的关键。故术中、术后应注意如下几点:①进钉点要准确,预先设定的角度要精确。②由于角度产生于螺钉本身,旋入椎弓根钉尾的锁固螺帽一定要完全到位、旋紧固定。③撑开程度要达到将压偏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又要避免撑开过度,骨块分离、脊髓受牵拉而致损伤,我们以调节螺母时扳手感到一定紧张力,以及两侧椎旁肌肉有一定紧张度为标准。④植骨融合是减少术后角度丢失、断钉等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植骨床要做到骨面粗糙。⑤避免过下床、过早负重.应佩戴腰围。参考文献1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饶书城.脊柱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刘慎远,李波,蒋正1J1.后路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7,4(12):161.4特木其勒图.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体会.内蒙占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434—436.5孔令军,任延坤,金峰.等.胸腰椎暴裂骨折经后路手术治疗25例体会.中周伤残医学,2008.16(1):42,(收稿日期:2009—09一lo)关节镜手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11例体会李仕臣王文革秦国强刘琦化脓性膝关节炎为膝关节内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蔺和肠道杆菌等,细菌进入关节的途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