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冀中的地道战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2.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练习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教学重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难点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地道战》。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题,释题。1.同学们看过《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2.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3.从课题来看,哪一个词是中心词?地道战冀中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二、初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3.理清课文层次,考虑分段。三、逐题检查、讨论。1.指名读课文,并说出课文大意。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①指名读,齐读。②强调厕是平舌音,辣左边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要封口。比较妨-纺惑-感3.讨论分段。第一段1~3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第二段4~7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第三段8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2.讨论交流。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为了⋯⋯创造了⋯⋯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个总起句,课文从几个方面分述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板书不计其数形式多数量多敌来敌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3.结合课文内容解释扫荡封锁。4.总结第一段段意。五、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题。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2.读讲讨论⑴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有四层意思。第一层讲地道的式样多,有100多种;第二层讲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层讲地道里有许多大洞,生活设备齐全。第四层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一个把住关口,一万个人都打不进来。形容孑口之险窄。⑶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敌人是怎样想方设法来破坏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火攻,水攻,毒气攻用土和沙来灭火,;用吊板来挡毒气;地道和枯井暗沟连起来,使水流走;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里去。⑷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通讯联系的?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人们一一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线电。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对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许多办法进行了总结,赞扬了冀中人民对敌人斗争的智慧和才能。3.总结段意。这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对地道的式样、特点作了详细介绍。4.齐读课文第二段。二、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2.根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示意图。3.填空书后第2题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第二段,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话相呼应?地道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第二句讲了什么?冀中人民坚持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是惊人的奇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三、自由朗读全文。四、结合课文,学习句式,练习口头造句。如果⋯⋯就⋯⋯不但⋯⋯还⋯⋯五、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1.冀中人民是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2.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