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论文:利用综合任务进行期末总结性评价的探索摘要:期末评价的典型特点是评价内容丰富,因为它针对的时间段比较长,包含了不同模块的诸多内容,所以期末评价要综合多个模块的内容,编制出比较有意义的综合的整体性的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期末评价;总结性评价;综合任务一、期末评价的概念、功能及特点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d)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期未评价对于一个学期来说,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它的主要功能是考查学生对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期末评价的典型特点是评价内容丰富,因为它针对的时间段比较长,包含了不同模块的诸多内容、所以期末评价要综合多个模块的内容,编制出比较有意义的综合的整体性的任务。二、期末评价的核心内容——综合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见到的知识多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期末评价时迫切需要让学生形成体系完整的知识链。综合任务就是很好的手段。综合任务源自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但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特性:(1)综合性。一般任务只包含个别部分的知识点,综合任务可包含本学期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的核心知识,整合不同模块的内容。(2)层次性。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综合任务需要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基础差异。(3)开放性。综合任务只提出知识点方面的具体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和结果表现形式。(4)情感性。综合任务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真实的情境性,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情感体验。三、综合任务式评价的流程1明确评价目标评价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程目标,同时结合学生实际。例如实验校的情况是每周1节课,可以设置每学期两个或3个模块,所用教材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初二上学期学习的模块为动画制作和制作多媒体作品。课标中动画制作模块的目标是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多媒体制作模块的目标是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笔者根据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的要求,从情感、认知、技能与行为四个方面设置总体评价目标,即是否愿意接受并理解多媒体和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及其规划与设计的流程,能积极、主动、准时、高质量地设计与创作出符合标准的个性化多媒体作品。2制定评价量规综合任务评价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评价量规包括过程量规(见表1)和结果量规(见表2);结果包括创作说明和作品,其中创作说明包含任务的解读、计划、方案设计和自我反思。3设计综合任务综合任务需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评价标准、学习内容、学校条件等方面进行设计,力求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或生活导向作用的、有一定开放性的任务。任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同时不做具体的限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利,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配合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小会太偏题,也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评价,真正做到要求明确,任务真实,有趣、有弹性,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完成任务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严谨求实的作风,创新设计能力,获取、整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尽可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根据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制作多媒体作品,设计以下任务:以“我最喜爱的……”为主题,制作多媒体作品。要求:①必须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其余工具不限。②时间为6课时。③powerpoint中必须包含图片、艺术字、图形、背景、视频、动画、声音等要素,数量至少5张。④flash中必须包含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至少两层。⑤要保留具有代表性的过程性成果。因为题目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可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这体现了评价的人性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从而在学习体验中获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