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社区是中国城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和谐社区,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历史史命,现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建设和谐社区试作如下思考。一、和谐社区建设的认识和体会“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具体来讲,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文明健康向上、服务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治安秩序良好、民主自治规范的和谐大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第一,构建和谐社区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这一切都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要求。第二,构建和谐社区是加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当前,我区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只有提前做好社区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第三,社区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条件。单位和居民对社区事务越来越关心,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不断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社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不断提升,功能明显增强,为老百姓做的事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二、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一是对基层社区的功能定位不准。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由于各第1页共5页方面条件所限,社区的自治功能还不够完善,社区的部分社会职能仍需要由政府和居民所在工作单位承担。二是部分社区居民的单位主体意识不强。流动和下岗职工思想波动大,情绪低落,不愿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部分离退休党员人虽进了社区,但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社区会失去原单位的一些待遇,心怀顾虑,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三是社区服务力量比较薄弱。现在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区人口相当于过去一个中小乡镇的规模,而社区实际工作人员最多不超过6人,且70%以上是招聘人员,人均管理1500多人,在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四是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还比较严重。许多政府职能部门视社区为办事员,把部门内“无权、无利、费力、不讨好”的事务统统甩包袱似地丢给社区执行,社区花大量时间“协助”部门工作,使社区不堪重负。五是社区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一些政府部门、社区单位缺乏“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不愿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三、建设和谐社区的思考建设和谐社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标,牢牢抓好四个方面。第一,以发展增和谐,建立合理的运行调控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全力实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改变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积极推行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对各职能部门“进社区”定“规矩”,以此克服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切实做到“费随事转、人随事转、权随责转”,使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好职责。三是畅通社区利益表达渠道,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点抓好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以及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等新的利益维护组织这三类利益表达载体的建第2页共5页设,不断拓宽社区利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