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一、基本含义腹痛是一种腹部不适感,是疾病存在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信号。它既与病变所在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也受个体感知或患者疼痛阈值的影响。腹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同时受病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制约。腹痛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诸多症状中最难判定和鉴别的症状之一。腹部的分区七分区:右上腹、右下腹、中上腹、脐周(中腹部)、中下腹、左上腹、左下腹各分区常见病右上腹痛:腹部脏器疾病:胆道疾病(感染、结石、肿瘤等。)、肝脏疾病(肝炎、肝脓肿、肿瘤等。)、胰腺疾病(肿瘤、假性囊肿等)、肠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小肠肿瘤、结肠肝曲肿瘤等。)。邻近脏器疾病:右肾及右侧输尿管结石、右肾炎、右肾周期炎、右肺炎、右胸膜炎、右膈下脓肿。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等。各分区常见病右下腹痛:腹部脏器疾病:阑尾炎、美克尔憩室炎、小肠穿孔、阿米巴痢疾、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克罗恩病、肠结核、回盲部肿瘤、肠套叠、尿路结石、盆腔炎等。腹部以外疾病:绞窄性腹外疝。全身性疾病:铅中毒、风湿热、Behcet病等。各分区常见病中上腹痛:腹部脏器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反流性胃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肿瘤、肉芽肿性病变、胃扭转、胃结石、急性胃扩张等。)、胰腺疾病、胆道疾病、急性阑尾炎等。邻近脏器疾病: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肿瘤等。)、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腹主动脉瘤等。)肺及胸膜病炎、腰源性腹痛(骨折、骨肿瘤、脊神经病变等。)全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酸中毒、血卟啉病等)、内分泌性疾病(急性肾上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神经系统疾病(腹型癫痫、脊髓痨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各种病毒感染等。)。各区腹痛常见病中下腹痛:女性:宫外孕破裂、子宫内膜炎、子宫肿瘤、卵巢或子宫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盆腔炎等。男性: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精索炎、前列腺炎等。各区腹痛常见病脐周痛:小肠疾病:小肠结核、克罗恩病、肠道寄生虫、缺血性小肠炎、肠梗阻等。全身性疾病:铅中毒、铊中毒等。各区腹痛常见病左上腹痛:腹部脏器疾病:胰腺疾病(炎症、肿瘤、假性囊肿)、脾脏疾病(脾肿瘤、寄生虫病、脾脓肿、急慢性白血病、成人Still病等)、结肠疾病(结肠脾曲综合征、结肠肿瘤等。)邻近脏器疾病:左肾及输尿管结石、结核等、夹层动脉瘤、心梗、自发性气胸、左侧肺炎、胸膜炎、甲亢危象等。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席汉氏病、结缔组织病等。腹痛发生机制一、内脏性疼痛:特点:周期性,钝痛,不受体位变动影响,伴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解痉剂有效。二、躯体性疼痛:特点:疼痛剧烈、尖锐,疼痛部位确切,伴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体位可加剧疼痛,解痉剂无效。(说明病变已涉及腹膜)三、牵涉痛:腹痛诊断的一般程序一、病史:尤其是腹痛的演变过程。二、体检:查体不全面,遗漏重要体征,常是许多误诊的原因。三、辅助检查:三大常规、大便潜血、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腹部B超为首诊患者的常规检查。腹痛诊断方法穷举法:依据患者主要症状把可能出现该症状的所有疾病罗列对比。再根据伴有的其它表现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一旦大部分表现与某些病相符,再根据患病率高低得出初步诊断。先考虑常见病,后罕见病。伴随症状在腹痛诊断中的提示急性腹痛1、伴腹泻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症。2、伴呕吐、腹胀者常提示肠梗阻、幽门梗阻。3、伴血便者常见于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缺血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4、伴高热者多见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脓肿、肺炎等。5、伴休克者可见于腹腔内出血、化脓性胆管炎、坏死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穿孔、急性心肌梗死。6、伴血尿者见于泌尿系疾病。慢性腹痛1、伴发热可见于腹腔炎症、肿瘤。2、伴呕吐者见于幽门梗阻、胃肿瘤或溃疡、肠梗阻等。3、伴腹泻者多见于肠道炎症、慢性肝病、肠结核、慢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