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财政局科级干部(业务科室负责人)联系服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工作考核办法为更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高全区财政改革发展的整体水平,保障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根据《xxx创新镇(街道)财政管理体质实施方案(试行)》及《xxx财政局科级干部(业务科室负责人)联系服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对象考核对象为我局负责联系服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工作的科级干部、业务科室负责人。二、考核组织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在局党组领导下,负责考核方法的制定完善和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局预算科、国库科、办公室、综合科、教科文科、行政执法科、金融办公室政府采购办公室、投资评审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为成员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联络小组负责人按照小组职责和工作内容,负责小组任务指标的落实推进和有关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三、考核内容及标准(一)抓好财政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实,全面了解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方面考核要点:1.学习并向镇(街道)传达财政支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2.了解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3.督促镇(街道)贯彻落实工作,解答镇(街道)在预算一体化、政府采购网、资产管理系统等业务操作中的疑难问题。4.帮助镇(街道)健全财政财务相关制度。其中:中央省市重要经济工作精神及材料由办公室提供,财政政策及讲解材料由预算科提供,税收政策及讲解材料由综合科提供,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由农业科协助提供。各小组学习后帮助镇(街道)应用落实。(二)指导镇(街道)加强财源建设,督促全面完成收入目标任务方面考核要点:1.协助镇(街道)建立科学、高效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掌握其协税护税工作机构及人员分工情况;掌握其年度协税护税工作计划及工作安排。2.帮助镇(街道)与市场监督、税务、发改、招商、国土、建设等区级部门及相关站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做好各类信息收集、整理、共享、存档等。3.每月协调税务部门向镇(街道)交办纳税主体新增、迁入、注销、迁出等信息;帮助镇(街道)分析纳税主体变动情况,帮助镇(街道)采取入户调研、座谈问询等方式,稳定并新增税源。4.每月协调市场监督部门向镇(街道)交办市场主体新增登记、迁入、注销、迁出等信息;帮助镇(街道)分析市场主体变动情况,帮助镇(街道)优化经济工作方式方法,优化营商环境。5.督促镇(街道)每月自行排查辖区未经登记但实际经营的市场主体及纳税主体情况,及时向市场监督及税务部门反馈信息,促进辖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6.每月协调税务部门向镇(街道)交办重点税源协查线索;帮助镇(街道)分析重点税源情况,确定协查切入点,便于镇(街道)入户协查;督促镇(街道)向税务部门通报检查中发现的税收违法行为确认协税护税成果。7.根据镇(街道)工作需要,及时协调国土、经建、发改、招商等其他区级部门,提供政策解答或工作支持,向镇(街道)共享信息帮助镇(街道)促进城乡建设,发展区域经济。8.每月参与一次镇(街道)协税护税工作例会;了解其各项工作计划落实推进情况;解决协税护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9.协调税务部门组织镇(街道)协税护税人员集中学习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每年不得少于2次,每次学习有专题内容、学习记录、学习效果。10.监督镇(街道)及区级预算单位加强对各种完税凭证的审核把关工作,对核算单位未及时依法纳税的项目不予报账。11.根据xxx《年度综合治税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其他相关工作。12.掌握镇(街道)非税收入执收的现状,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13.联合住建、环保、交通、公安、水利等执收单位,分析确定镇(街道)非税收入可执收项目及非税收入年度计划,明确镇(街道)非税收入征收目标。14.及时掌握镇(街道)非税收入征收情况;针对收入进度、项目增减幅度异常情况,了解镇(街道)非税收入征收存在的困难,积极配合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非税收入征管和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