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马说》教学制作赵洪林2014年05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寓意。的寓意。2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的用法及句式结构。33、熟读并背诵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马”的成语:•马到成功快马加鞭车水马龙害群之马•马革裹尸一马平川万马奔腾指鹿为马•蛛丝马迹鞍前马后伯乐相马走马观花•兵荒马乱马首是瞻青梅竹马策马扬鞭•人仰马翻走马上任五马分尸驷马难追老马识途塞翁失马释题说,是古代的一种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中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从字面上解释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文集》。他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如此,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相信自己:我能读对!祗一食食马槽枥骈死外见Zhishisicaolipianxian讨论:积累文言词句1、实词千里马伯乐槽枥策(之)(执)策道知执通2、虚词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策)之(策之)以(其道)虽或(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故(虽有名马)-----表因果,因此。(策)之----代词,代千里马。(策之)以(其道)----按照。虽----即使。或----有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结构助词,的。看一看,掌握的怎样?千里马:指日行千里的马,本文喻指人才。伯乐:指擅长相马之人,本文喻指识别人才的人。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策(之):用鞭子打。(执)策:马鞭子道:规律,方法,正确的方法。知:识别。通:通晓。执:拿着。《马说》板书设计祗一食食马槽枥骈死外见Zhishisicaolipianxian千里马伯乐你来当一次伯乐,好吗?你来当一次伯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