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一种烷化剂类的细胞毒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和抑制免疫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狼疮性肾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然而,CTX也可能引发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cystitis,HC)。HC是指膀胱内的弥漫性炎症性出血,通常是由于某些药物或者放射治疗造成的膀胱急性或慢性损伤所致,继发于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或肿瘤直接浸润的膀胱出血不属于此病的范畴。如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则CTX导致HC的发生率为7%-15%[1],在骨髓移植的患者中甚至高达68%[2]。症状可能在给药后迅速出现,也可能在停止给药后数月乃至数年后出现。CTX用于骨髓移植的研究认为:给予CTX后发生的早发型HC(给药后48h内发生)主要与CTX有关,迟发型(给药后48h以后发生)则主要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病毒感染相关[3]。由于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症状严重(可致死亡),应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就CTX所致HC的机理、预防、治疗和监测等相关问题作一概述,以期对防止发生HC有所帮助。!机理CTX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先经肝脏微粒体功能氧化酶转化成醛磷酰胺,后者在肿瘤细胞内分解成具有强大烷化作用的磷酰胺氮芥和丙烯醛。磷酰胺氮芥是CTX抗肿瘤及抑制免疫的主要活性代谢物;而丙烯醛则被认为与CTX的泌尿系统毒性有关,CTX静脉注射后,50%"70%在48h内经肾脏排泄(其中大部分为代谢产物,仅10%为原型),其中的丙烯醛通过双键与膀胱粘膜形成共价结合,引起粘膜损伤,导致细胞坏死、出血及溃疡。#预防为了避免HC的发生,应该尽量稀释丙烯醛在尿液中的浓度,或者缩短其与膀胱粘膜的接触时间。目前临床上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水化!利尿和碱化尿液水化(即超大剂量补液)和利尿的目的即对CTX及其代谢产物加以稀释,使之快速排出体外。Ballen等[4]对100名接受高剂量CTX的自体或同基因型骨髓移植患者(其中71人预处理用药亦为高剂量的CTX)进行了水化及利尿预防处理,即以250ml/h的速度静脉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间断给予呋塞米以维持尿量>150ml/h,移植后HC的发生率为7%(其中仅2人发展为具有临床意义的HC),认为水化利尿是预防HC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措施。随着尿液大量的排出,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也迅速消除,为防止水化利尿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大量补液时,应行24h匀速输液,并密切注意患者的心律和呼吸情况,避免循环负荷过重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碱化尿液是为了避免丙烯醛在酸性环境中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及膀胱中导致肾功能损害。闫桂环磷酰胺致出血性膀胱炎的监测与防治%&’()*+),*+-./012/304’10+1.)55+-6/’’&,7/7/,!.)3/7)5/368*519137/)38-30751-7.137舒展!!"王悦#翟所迪!!""(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②北京大学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中心;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83)摘要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细胞毒药物"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白血病的治疗"但其代谢产物可产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本文对其所致出血性膀胱炎的机制!防治!监测等问题进行概述"以期引起临床重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键词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监测%防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年8月第8卷第4期!"#$$!%&%’()**+,-./01,2.34*通讯作者:翟所迪,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Tel:(010)62017691-8515269--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年8月第8卷第4期!"#$!!%&%’()**+,-./01,2.34环等[5]就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时间对减轻CTX泌尿系统毒性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将入选的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于化疗前、后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同时对所有患者采取水化预防措施,静脉补充液体2500!3000ml/d,结果表明化疗后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在防治膀胱损害方面的效果优于化疗前给药。!"!膀胱冲洗插入导管以生理盐水等液体对膀胱进行预防性连续冲洗是一种比较经典的预防措施,但近年来对此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