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安阳县永和乡实验小学杨凤英课前调查结果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退出课前调查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面积”;15%的学生对“面积”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课前调查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面积”;15%的学生对“面积”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课本知道“面积单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和物体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单位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正确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具。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提炼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2、长短比的是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比的是尺子的什么?(尺子的表面)3、小结:今天我们来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3、归纳面积的概念。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1、指一指它们的表面在哪里?2、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在哪儿?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比大观察法重叠法割补法(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直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呢?为什么?(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在直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呢?为什么?(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呢?为什么?提供学具,动手拼摆。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b、遇到困难,可在4人小组内寻求帮助。图片不够摆,怎么办?3个5个3×5=15个4个多5个14个15个14个15个28个30个(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自学P73、74页内容并思考: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2、检查自学情况: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在草稿本上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1、p74页做一做第1题。2、p76页第2题。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怎么估的?4、阅读下列资料,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世界一些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