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台江区宁化街道宁化社区居民总人口54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47人,占总人口21%,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带来了许多养老服务问题。近年来,宁化社区认真贯彻党和政府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结合社区实际,突出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开展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及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综合服务,确立居家养老模式一是确立“家庭养老模式”,以老年家庭为基础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社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实行政府买单无偿服务或低价有偿服务。按老年人的不同需要分为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卫生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年人住好、吃好,还能满足老年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方面深层次的需求。目前社区低保人群中有5个孤寡老人享受到政府买单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方面的无偿服务。社区还为贫困老人申请低保及各种形式的困难救助,如宁化新村45-603室退休老人叶森旺本人残疾,妻子脑瘫,儿子无业,生活困难,全家的生活仅靠其退休金维持,社区为其申请了低保,并为其家庭申请了由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社区托老为依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社区公益用房,建立“宁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面积达2330平方米,服务站内设施俱全,设有书画室、就餐室、阅览室、棋牌室、电视播放室、聊天室、谈心室、日间照料室、老年学校等,均免费向社区老年人开放。在资金投入上以政府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经营运作上,煤气水电费、人工费、管理员工资等费用均由政府承担,服务站不获取利润,向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娱乐等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参加各类有益健康快乐的活动。目前在居家养老服务站就餐的老年人有28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经常征求就餐老年人意见,满足他们的口味等要求,让他们每天都能享受到经济实惠的美餐。在人员配备和管理上,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有三名专职工作人员,均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服务站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职责,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服务站内,开展各种学习娱乐活动。如:每月两次组织老年人听健康讲座、法制宣传及参加老年大学科普讲座等;退休党员经常为老年人读报,传达时事;社区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定期与不定期地在服务站内为老人提供义诊、健康咨询等。为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社区还开展了邻里互助、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病残老年人服务,还有各类志愿者无偿或低偿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比如: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上门为孤寡老人做卫生、陪聊天;党员志愿者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读报,每个党员都在自己的住所门上挂有“共产党员就在你身边”的标志,邻近的老年人发生困难时,随时都可以向其求助。退休的黄老师在服务站活动后,激动地在书画室内感慨疾3书:“敬爱无亲疏,老残不孤独”,以表达老年人对政府、对服务站、对为老服务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舒适、优美的环境让在服务站活动的老年人倍感“家”的温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老年人体验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良好感觉。服务站开办以来,已接纳老年人活动数十次,深受老年人的欢迎。二、着力整合资源,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一)搭建信息平台。社区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摸底,建立“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等信息库,把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希望得到的服务项目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经常联系,定期走访,实施动态管理,制定服务计划,为提供各类为老服务搭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平台。同时,建立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信息,向社区公布。宁化社区居住着一批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分别成为未成年人教育、法律宣传、环境卫生、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志愿者。社区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