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棚户区改造涉拆迁案件“井喷”检察官详解诈骗手段建议应“宽严相济”发布时间:2010-11-1115:32:26【我要纠错】【字号大默认小】【打印】【关闭】本网记者李松黄洁本网通讯员刘永国高健地处京西的门头沟区,2009年以来正式启动了针对该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下大力度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但是,记者日前却从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由于此次改造工程涉及到3.1万户、8.5万人,期间因拆迁而引发的犯罪问题开始呈现“井喷”形势。据统计,仅今年9月份一个月,门头沟区公安机关就立案侦查了14人,其中11人已被批准逮捕。而自2009年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以来,门头沟区检察机关已办理的涉及拆迁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就有近20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今年1月27日,被告人刘凤、王海因利用伪造的建房许可证诈骗拆迁款在法院接受审判,这也是门头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涉及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的首例案件。“刘凤、王海诈骗拆迁款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个案。动迁过程中,一些拆迁户为了多获得拆迁补偿款,采取了伪造、变造营业执照或者提供过期营业执照的欺骗手段。”检察官告诉记者,仅该区永定镇、龙泉镇十余户拆迁户就骗取拆迁款400多万元。记者了解到,为了骗取拆迁款,拆迁户想出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伪造、编造营业执照,或提供已经被吊销的营业执照等简单方法骗取拆迁补偿款外,还有些拆迁户与拆迁公司的拆迁员、评估公司评估员勾结在了一起,共同作案。2009年7月,家在棚户区拆迁范围内的高家姐弟,和拆迁员、评估员事先商量好,用伪造营业执照的办法骗取拆迁补偿款,并承诺事成之后,骗的的补偿款与拆迁员和评估员平分。就这样,通过内外勾结,近50万的补偿款轻轻松松地进入了高家姐弟的口袋。此外,检察官还告诉记者,在骗取拆迁款的犯罪中,一家人分立多户的手段非常多见,但事实上,这种行为一样将构成诈骗。“今年9月,我院刚刚批捕了隗某一家。这一家人,三口分立成三户,不仅一套房子按三户拆迁,而且工程配合奖、提前搬家奖等补助也得了三份,最后竟然得到了四套回购拆迁安置房。”据了解,在今年9月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门头沟区公安机关就立案侦查了14人,其中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1人,取保候审1人,上网通缉2人。针对拆迁改造工程在特定时间内涉拆案件发生“井喷”的态势,门头沟区检察院检察长许晓闽介绍说,目前检察机关已建立起涉迁案件办理的“绿色通道”,并与公安机关形成联动式工作机制,及时介入、引导侦查取证。但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拆迁案件的过程中,针对涉及棚户区拆迁改造的案件大多集中在诈骗国家拆迁补偿款方面,行为主体多数都并非劣迹斑斑的惯犯,而是想从中多捞好处的棚户区低收入居民。如果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仅从打击犯罪的角度简单处理,易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为此,门头沟检察院在办案中确立了“区别不同行为主体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涉拆案件法律适用机制,一方面对于那些专职蛊惑利用拆迁户诈骗拆迁款的“房虫”和不法公职人员重点打击;另一方面,对于受到不法“房虫”蛊惑利用的拆迁户,则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宽处理。“京城第一贪”、门头沟原副区长闫永喜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三宗罪名,涉及金额4200余万元(目前正在看守所内等待判决)。昨天记者获悉,闫永喜系列窝案中,第一起案件已经落槌——北京源恒房地产估价公司、北京地通房屋拆迁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涛积极为闫永喜送情人钱出谋划策,市一中院认定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共犯,并据此判处其12年有期徒刑。2005年,门头沟区成立了新城南部拆迁工作领导小组,闫永喜任组长。同一年,比闫永喜小15岁的毛旭东和这位副区长发展成情人关系,并被后者安排到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的村办企业北京定都贸易公司当负责人。张涛任职的源恒估价公司和地通拆迁公司,受门头沟区市政管理委员会的委托,进行拆迁工程的相关评估和拆迁工作。其中,张涛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检察机关指控,闫永喜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三项罪名中,张涛参与了其中贪污罪的部分。其一,2006年12月至2008年4月,张涛伙同闫永喜、李昕(时任门头沟区永定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