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近,xx市人大代表xx市第三小组就宜兴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高效农业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强化典型扶持培育,创新支农服务体系,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培育了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亮点和“一村一品”特色村,推动了宜兴农业的转型发展。一是设施农业面积继续扩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积极实施土地治理、山区开发、标准粮田、沼气工程、太湖防护林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等农业综合开发和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有效促进了xx市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7万亩,总面积达6.3万亩,设施农业亩均收益超4000元,最高的达10万元以上。二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以重点产业化园区建设为抓手,发挥高效农业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壮大高效农业规模。近年来,xx市采取政府扶持的方法,每年投资200万元用于培育富有代表性的十大农业园区,产业化程度更高,示范带动作用更强,周边农户获益更多。按照路面硬质化、沟渠配套化、生产设施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外向农业示范区和阳羡茶产业园两大园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力拓园区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在高效农业园区的带动下,高效农业加速发展,今年1~6月,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33万亩,高效农业总面积达40.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74%。积极引导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致力提高生产效益,今年1~6月,全市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59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67.04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7.60%。第1页共4页三是“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设步伐加快。采取典型带动、示范辐射、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壮大特色规模,扩大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上半年,新增“一村一品”特色村10个,使全市特色村总量达到99个,占总村数的40%。在注重特色镇村建设的同时,各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致力提升品牌农业、精品农业发展档次,先后形成了一批富具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品牌。隆元有机米、金象牌专用粉、阳羡雪芽、特种果蔬等一批精品农产品被评为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并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山区村利用其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已通过验收。四是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彰显成效。积极发挥茶叶、蔬菜、果品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生产标准化、促进产品商品化中的作用,引导壮大合作经济规模,扩大专业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今年以来,新增入社农户2800户,全市累计有农民合作组织305家,其中“四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8家,参加的农户达9.3万户。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集约难度大。现代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是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农田已基本分散由农户自主经营,集聚难度大。特别是随着“三取消”、“三补贴”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惜土意识十分强烈,土地集约非常困难。二是对农投入机制弱。农业投资回报期长,抵御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在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时占用资金额度比较大。虽然近年来我xx市加大了扶持力度,无论是项目还是政策,都对设施农业建设给予了重点倾斜。但应该看到,总体上对农投入的机制与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沟渠、道路毁损严重,节水灌溉难以实现,病虫防治压力加重,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三是食品安全压力重。尽管近年来各级对农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的投入越来越多,但农第2页共4页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设与农产品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动物防检疫、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等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就xx市而言,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尚不够完善,对农产品质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