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着色剂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迁移性(四)迁移性是指着色剂从塑料内部迁移到表面上或从一个塑料透过界面迁移到其它塑料,它在塑料着色成型中有四种表现形式:1渗色(Bleeding):已着色的塑料制品与白色或浅色泽之塑料制品贴合时,颜料由该着色制品迁移至另一物品2析出(Plateout):塑料成型时污染模具和辊筒3起霜(CrockingorBlooming):已着色的塑料制品随时间会在制品表面引起发花和起白,而且着色剂可以被擦去4铜光(Bronzing):从塑料制品的表面呈现出较明显的着色剂之金属之光着色塑料中颜料的迁移性发生会大大影响塑料制品的应用性能,如果迁移严重的话,使塑料制品不能使用,更为严重的是还会沾污其它产品,影响其它产品应用。1影响迁移性指标的因素着色剂在塑料中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1)在塑料着色系统中存在着色剂过饱和现象(2)在塑料着色系统中存在着色剂分子能够运动(3)在塑料着色系统中存在着色剂不能充分结晶着色剂在塑料上的迁移性,它与应用树脂,颜料化学结构,颜料分子量等有很大关系。(1)迁移性与颜料化学结构有关颜料耐迁移性能涉及它在有机溶剂或应用介质中的溶解度。根据在有机颜料分子中引入酰胺基对降低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有显著效应,根据上述思路设计的杂环类构造的酰胺基团有苯并唑酮类、其中以苯并咪唑酮类为偶合组分的颜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最低,并具有非常优异的耐迁移性对在分子中偶氮基两个邻位含有羟基或羧酸基的有机颜料,若欲降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通过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的方法。这种金属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从而使得所生成的颜料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2)迁移性与颜料分子量大小有关增加颜料的分子量,缩合氮颜料要比单偶氮颜料分子结构加倍迁移性有明显提高(3)迁移性与应用塑料树脂玻璃化温度有关塑料中着色剂的迁移性和塑料材料分子链的刚性和分子间的紧密性相关。例如溶剂染料用于聚烯烃着色会发生严重迁移,但可用于聚脂等工程塑料着色,因为在室温下聚脂网状结构阻止已溶解染料运动,不必担心发生迁移。颜料的迁移性与塑料玻璃化温度有密切相关,颜料应用在玻璃化温度低于常温的塑料时容易发生迁移,如聚氯乙烯,聚乙烯。颜(染)料应用在玻璃化温度高于常温的塑料时不会发生迁移,如聚苯乙烯,聚脂。实验证明只有在高于聚苯乙烯波璃化温度时迁移才会发生。表1是各种塑料玻璃化温度表1是各种塑料玻璃化温度2迁移性测试方法(BSEN14469-42004)2.1准备工作:▇试样按照EN14469-2的规定方法,压片成型制备尺寸为50mm×50mm的试样。▇白片按照EN14469-2的规定方法。压片成型制备尺寸为75mm×75mm×0.5mm。白片中钛白粉含量5%材料玻璃化温度熔点PS98-101°C(208-212°F)PVC-U80°C(176°F)PMMA105°C(221°F)LDPE-80°C(112°F)120SB/SAN/ABS80-105°C(176-221°F)PC143-150C(289-302°F)PP(有规,55%晶区)3°C(37°F)175PP(无规,5%晶区)5°C(23°F)PA660-70°C(140-158°F)225PET70275▇铝板或平玻璃板表面平整,且尺寸不小于白片。▇荷载质量不小于500g。▇烘箱:带有热风循环系统,稳定保温在(80±5)℃。▇压辊2.2测试▇将试样放在两个白片之间,并用压辊将白片与试样片间空气挤出,以确保试样和白片的紧密接触。然后将白片和试样装入两个玻璃平板之间并使用500g负荷压载。*如有需要,可将几组白板和试样成套叠放在一起,但需使用适宜的纸(如滤纸)隔开。应注意确保样片完全对齐▇在(80±5)℃条件下,将测试组合片(500g负荷压载)在烘箱中放置24小时。然后将白片与试样隔开,冷却至室温后立即进行评估工作。2.3评判目测白色PVC片上的被色片沾污程度(EN20105-A03),目测的基准面为未与试样片接触的白色接触板的白色边缘,并以标准灰卡评判之。5级表示无迁移,1级迁移严重。3迁移性指标在塑料着色上应用(1)迁移性与塑料添加助剂有关颜料分子与塑料树脂之间结合大小,随着添加剂(如增塑剂及其它助剂)加入而变化,当PVC(硬)塑料玻璃化温度高达80°C,可加入染料着色不发生迁移,但加入极性助剂增塑剂后时,分子距离加大,结构更为松散,因而减少了聚合物链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