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2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3月Vol.33No.2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Mar.2011──────────收稿日期:2010-07-02作者简介:吴国梁(1976-),男,山东菏泽人,硕士,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健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88-上肢上举前摆类动作中肩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吴国梁(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健系,广西柳州545004)摘要:从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入手,从理论上提出肩关节的“最佳前摆运动平面”,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上肢上举前摆类动作中肩关节损伤的力学原因,发现转肩时上臂屈曲和外旋的积极性差和时机不当以及转肩不充分是造成肩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关键词:上肢;上举前摆类动作;肩关节损伤;生物力学中图分类号:G8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1)02-0088-03BiomechanicalAnalysisofShoulderJointInjuryduringUpperLimbHold-upandSwing-forwardWUGuo-liang(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LiuzhouTeachersCollege,Liuzhou545004,China)Abstract:Thispaper,basedonshoulderjoint’sanatomicalandthebiomechanicalcharacteristic,proposedtheshoulder’sbestswingflatintheory.Onthistheory,thereasonsoftheshoulder’sjurywereascribedtotheshoulderjoint’sinappropriateflexionandturning.Someadvicesandwayswereprovided.Keywords:upperlimb;holdingupandswingforward;theinjuryofshoulder;biomechanics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其中肩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也是以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中损伤率最多的损伤类型。在运动实践中,上举前摆(投掷挥击)类技术动作非常多,如排球扣球及上手大力发球、投掷标枪、网球发球、羽毛球劈杀、棒球掷球等,均属此类。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肩关节损伤可分为运动技术伤和非运动技术伤两种类型,其中运动技术伤与运动项目、技战术动作密切相关,多为局部组织过劳性的慢性损伤,主要是由运动员自身的运动习惯、技术缺陷所引发,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非运动技术伤多为运动中意外伤[1]。本文主要讨论上肢上举前摆时造成肩关节运动技术伤的力学因素,为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技术的改进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1肩关节的解剖学特征肩关节也叫盂肱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是个典型的多轴球窝关节。肱骨头近似球状,肩胛骨关节盂浅而小,虽然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来加深关节窝,仍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2]。因此这种关节结构特征决定了肩关节运动幅度较大,但同时关节的稳固性也较差,所以在运动中为了保证肩关节的稳固性,周围的肌肉必须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肩关节囊薄而弛,其肩胛骨端附于关节盂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可膨出形成滑液鞘或滑膜囊,以利于肌腱的活动。关节囊的上壁有喙肱韧带,从喙突腰部至肱骨大结节前面,与冈上肌腱交织在一起并融入关节囊的纤维层,和后壁的一些肌腱共同增加关节的稳固性[2]。肩关节外侧有两层肌肉,外侧层为三角肌,内侧层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其肌肉和腱性部分在肱骨头的前、上、后方形成袖套样组织,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颈的边缘,称为肩袖。肩袖可使肱骨头与肩胛盂紧密接触,与三角肌拮抗作用保持肩关节的稳定。冈上肌、肩胛下肌的肌腱伸出在喙肩弓的下方与肱骨头之间[3]。当三角肌紧张时,吴国梁:上肢上举前摆类动作中肩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89-就会使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的空隙变小,使肩袖受到夹挤。2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肩关节在三个自由度内运动,即屈伸、收展和旋内、旋外,以及三个方向同时参与的环转运动。在运动实践中,肩关节单纯在一个自由度内运动是极为少见的,多是两个或三个自由度共同参与的运动形式。上肢上举前摆时,肩关节由上举(前屈)旋内开始完成前摆(后伸)旋外,并有一定程度的外展。如网球的发球、掷标枪。通常臂外展超过40°~60°,继续抬高至180°时,必须伴随胸锁与肩锁关节运动肱骨外旋及肩胛骨的上旋转运动[2,P52]。肱盂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肱盂关节在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