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50006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主要应用于跨年度的工程项目A.送达审计B.事前审计C.事中审计D.事后审计2.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审计人员使用的方法通常有:A.层层审核方法B.分析性复核方法C.监盘方法D.计算方法3.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过程与结果B.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相同的C.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D.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标准组成4.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A.应实行按地区划分原则B.应实行按行业划分原则C.应实行按双方自愿选择的原则D.应实行优质优价的原则5.审计人员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往往考虑采用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方案是()。A.控制测试B.实质性程序C.实质性方案D.综合性方案6.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的单位适用下列审计方法中的()。A.抽查法B.顺差法C.逆查法D.函证法7.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投资证券是委托某些专门机构代为保管的,为证实这些投资证券的真实存在,注册会计师应()。A.实地盘点投资证券B.向代保管机构发函询证C.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D.逐笔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记录8.验资报告的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日期。A.完成审验工作的日期B.写出验资报告C.报送验资报告D.同客户签订约定书9.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相比,下列属于社会审计特有的审计文书是:A.审计报告B.审计决定书C.审计通知书D.业务约定书10.下列对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进行规范的是:A.国家审计基本准则B.通用审计准则C.专业审计准则D.审计指南11.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下列各项中通常不宜作为计算重要性水平基准的是()。A.持续经营产生的利润B.非经常性收益C.资产总额D.营业收入12.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对()的信任。A.审计意见B.审计证据C.审计工作底稿D.审计人员13.综合类工作底稿包括()。A.审计计划B.经济合同C.协议章程D.实质性测试记录14.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准备阶段的是:A.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B.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C.对会计报表总体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D.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15.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抽查范围时。可选择的方法是:A.实地观察法B.证据检查法C.经验估计法D.重复执行法16.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手段B.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人员责任的依据C.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D.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进行复核17.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A.最高者B.最低者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18.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控制政策和程序。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19.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确定的审计目的、并对总体审计目标予以细化的是()A.专门审计目标B.特殊审计目标C.具体审计目标D.一般审计目标20.以下审计程序中,不属于分析程序的是()。A.根据增值税申报表估算全年主营业务收入B.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C.将购入的存货数量与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进行比较D.将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毛利率进行对比,判断关联方交易的总体合理性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审计人员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以下影响审计范围的事项是()。A.编制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B.其他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集团内组成部分的范围C.需审计的业务分部性质,包括是否需要具备专门知识D.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2.在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A.与管理层讨论B.如果管理层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