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年第卷启动效应中的意识与无意识①周仁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启动效应的无意识性等利用健忘症人进行的记忆实验研究发现,健忘症人在无法回忆或再认先前情节的情况下,仍然保留着有关先前情节的信息,这些先前情节对当前进行的与之有关的任务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意识的。,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启动效应,等,〕认为它反映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亦即内隐记忆。。因此,启动效应一般指先前呈现的刺激项目对随后该刺激项目或与其相关的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启动效应惹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其加工过程的无意识性。以健忘症人的研究为例,其基本的逻辑是外显记忆通常被看作是对先前情节的意识指标,在这种类型的任务中,常常要求被试用当前的刺激线索进行回忆或再认,使得被试能够意识到当前任务与先前情节的关系而对先前情节不能进行回忆或再认,就被看成被试对先前情节缺乏意识性的指标,这时表现出的启动效应就被认为是无意识的。由于启动效应是采用由内隐指导语确定的间接测量方法获得的,因此,一般认为采用内隐指导语的记忆任务测量的是对先前情节的无意识提取。然而,这种推论并不让人感到坦然,至少对意识及无意识的认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的,正如闭所言“随着意识的定义变得愈益模糊并在科学上显得日益无用时,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之间的区别逐渐消失⋯”,在这样的前提下,给出意识与无意识的具体衡量指标是令人尴尬的。尽管对先前情节的意识与无意识进行如此具体化的合理性,准确性等方面尚需推敲,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却提供了许多有利于这种评估的证据。飞来自神经生理损伤患者的证据。等圈向缺乏听力理解力的患者用口语呈现了一系列词后,要求患者进行听力识别测验,结果显示出了正常的启动,表明先前的学习促进了随后的识别。六十年代报导的事件相关电位一,的研究,使启动效应的内部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揭示。“等〔门对亲人不识症进行的分析发现,尽管病人无法认出熟悉人的照片,但这些照片引出的中波幅值仍高于病前不相识的陌生人照片引出的中波幅值,而且其潜伏期也延长,这表明,病人在对熟悉人的面孔进行识别时,虽然无法将这种加工过程提高到意识水平,但以波幅增高为标志的耗能加工过程仍在脑内进行。此外,等〔,〕对初级视觉投射区损伤导致偏盲患者的研究发现,被试在无法侦别出缺乏视野区域呈现的刺激的前提下,对刺激的方位、指向等仍能作出高于机率水平的选择。来自健忘症患者研究的证据①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周仁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系。第,期周仁来启动效应中的意识与无惫识健忘症患者本身也属于神经生理损伤患者中的一员,对他们单独加以讨论,是因为他们更能直接地支持启动效应的无意识性观点。等厂了发现了不同病因的记忆障碍被试在补笔示例中的正常启动效应。在这个示例中,要求被试用想起的第一个英语单词完成由三字母组成的每一个词干例一一,词干通常有。个适当的完成式。结果发现单词的先前呈现显著地增加了为完成这个词干而产生那个词的可能性同没有先前学习过的基线词相比,启动效应在健忘症人和控制组被试中是等同的。健忘症人的技能学习和情感反应也表现出同样的无意识。等川发现,极度健忘的患者能够获得诸如追踪旋转和镜画之类的运动技能,但却记不起曾经学过这种技能。,等川研究了〔病人的情感反应获得发现患者对实验前听到的旋律比新听到的旋律更感到愉快这种情感偏向在耐患者和控制组中都是一样的,但在再认旧的旋律时,与控制组相比、患者表现出严重的缺损。来自正常被试的证据。等田让被试阅读一系列非著名的名字,随后将著名的名字和新的非著名的名字与这些旧名字放在一起呈现,告诉被试第一个李表中阅读过的所有名字都是非著名的,然后进行名望判断测验。从这种安排中能够推断出,将旧的非著名的名字看作是著名名字的任何错误的增加,必定是来自无意识记忆的影响因为有意识的回忆将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通过将有意识的回忆与自动的熟悉性对立起来,证实了启动效应中无意识影响的存在。近儿年根据述研究发展起来的反向示例实验已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川等在学习阶段向被试呈现一系列词,然后进行补笔测验,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包含条件,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