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3D技术浅析巴可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陈凡陈栩翔【摘要】本文介绍目前数字电影3D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数字3D放映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举例阐明主动立体放映技术,并讨论了数字3D技术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数字电影数字3D技术立体电影在2005年中国BIRTV第3届数字电影论坛上,看过3D数字电影(片段)演示的与会者可能还清晰地记得那身临其境、不同于普通电影的美妙感受,那些短片:如《马达加斯加》、《星球大战IV》等,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数字3D技术赋予数字电影放映的一个新亮点。立体电影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胶片立体电影已经有70年多的历史,然而由于传统立体电影的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手段复杂、立体影像同步不易准确、容易引起眼睛疲劳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发展缓慢。自从数字电影问世以后,数字电影3D技术的研发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这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立体电影的制作方法和手段,用电脑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制作和发行成本,并且使立体影片的质量和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突出的是它可以将计算机动画(CG)产生的2D影片直接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3D影片,这样可以大大地扩大影片节目来源和选择性,一部影片可以有2D和3D两个版本供观众选择观赏。乔治·卢卡斯在2005年ShoWest上看到由In2Three专利技术处理制作的3D影片片断时说,“当我第一次看到In2Three的空间处理(Dimensionalizationprocess)技术时,我真的被震惊了。这种3D影片的影像质量比我以前所看到的都好。看到自己《星球大战》的立体影像,使我相信数字3D对观众会是一种全新的欣赏方式,它使《星球大战》影片重新富有活力。空间处理技术将使任何现有电影经处理后显著增强真实感。”这是电影技术的一个革命性的改变,由此增加了立体电影的生命力,从而使之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就像詹姆斯·卡梅隆(JamesCameron)所说的“随着数字3D影片的放映,电影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3D技术原理及分类人工3D技术是利用人的左右眼瞳距在大脑形成的视差从而产生立体感的原理,将左右两幅不同的影像投射到银幕上,让观看者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连续的左、右两幅影像,从而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技术是一种人工生成的虚拟立体环境。胶片立体电影,利用anaglyph处理技术处理的35mm胶片立体影片,产生的立体影像质量不太理想,容易使眼睛疲劳;另外,受胶片电影24格/秒速度的限制,也影响立体影像的效果;再加上胶片立体电影需要复杂的、不够精确且昂贵的双机拍摄,因此,此种立体技术将来会被遗弃。数字立体电影,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研发出来的数字3D技术,可用96帧(48Hz)刷新影像,可产生比胶片更好的立体影像。—92—现代电影技术No.1/2006ADVANCEDMOTIONPICTURETECHNOLOGY数字技术图1主动立体显示系统图2被动单机立体显示系统图3双机被动立体显示系统实现立体显示的不同方式的比较主动立体被动立体光谱分割单机双机被动优点普通银幕视角宽眼镜费用低眼镜费用低眼镜费用较低普通银幕视角宽缺点眼镜费用高Z2screen寿命较短需要偏振银幕视角窄需两台投影机需要偏振银幕视角窄需两台专用的投影机光效率中等中下高较高数字3D技术首先用于投影显示系统,它可分为三大类,主动立体投影显示系统、被动立体投影显示系统、光谱立体投影显示系统。1、主动立体显示系统:用一台投影机,普通银幕,配置外部同步装置和主动立体眼镜,靠同步切换主动立体眼镜来实现左、右眼的影像分离,立体效果很好。但由于眼镜成本比较高,眼镜光损比较大,对投影机亮度要求较高,因此这种显示技术比较适用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放映厅。如图1所示。2、被动立体显示系统:利用偏振光实现左、右眼影像的分离,有单机和双机两种不同实现方法。单机被动用一台投影机,在投影机前配置可切换光偏振方向的Z2Screen,需用偏振银幕和被动立体眼镜。虽然眼镜成本较低,但银幕成本比较高,这种显示技术适合比较小的放映厅使用,如图2所示。双机被动用两台投影机,在投影机前配置固定的(相互垂直的)偏振透镜,需要偏振银幕和被动立体眼镜。由于需要双机,而且银幕成本比较高,这种显示技术比较适合于中型放映厅使用,如图3所示。3、光谱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