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XX现场会经验材料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从抓中坝村和下河街的转变入手,引导基层党组织在“代表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化。回顾近几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坝村、下河街的变化,我们主要有四点体会:一、基层党组织必须代表群众利益,群众满意才会有吸引力二、基层党建必须走进群众,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县委在实践中还感到,要代表好群众利益,引领群众前进基层党建工作首先必须走进群众,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上。坚持走进最需要理解的群众,以诚心换真心。对过去一些所谓的“刁民”不歧视、不排斥,干部主动与他们交朋友,面对面交谈,心与心沟通,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对合理诉求支持他们,让他们充分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增强致富信心,引导他们永远跟党走。7年前曾带头闹事、刑满释放后发誓“告状到底”的“农民领袖”阙定明,现在发誓不仅要做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更要做做好群众工作的带头人。过去曾是街头“混混”、刑满释放后对基层干部心怀怨气的下河街居民康强,在党员干部的真情帮扶下,思想受到强烈震动,今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持走进最需要帮助的群众,以真情换民心。按照市委“两抓两促”的要求,深入开展了“万名党员真情为民三个一活动”,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结对联系一户小康示范户、帮扶一户贫困户、解决一个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先后为特困户送去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对城镇特困居民全部实行“低保”,为农村1100多户特困居民改建和维修住房,帮助207户“零就业家庭”找到了就业岗位,为1.2万名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为城乡3000户特困家庭实施了医保。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泛开展“万人评风”、“千家问计”、“百姓听音”活动,狠抓解第1页共2页决群众疾苦的落实,先后安排资金120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三、基层党建必须选好带头人,支书好群众才说共产党好四、基层党建必须致力发展增收,造福群众才能让群众持久满意中坝村、下河街的变化告诉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必须围绕造福群众开展工作,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为群众解决一时一地的困难,更要立足长远发展这个根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我们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先后将158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把132名贫困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87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了村干部,切实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积极推行“党员农贷快车”和“党组织+协会+业主+农户”等助农模式,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6个、示范园68个,培育果品、蔬菜、畜牧等科技示范大户3800多户,带动了10多万农户发家致富。大力实践市委提出的“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发展理念,建立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培育了优质生猪、水果、薯类、蚕桑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壮大了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争取到一、二期总投资770亿元的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引进了投资11.6亿元、装机容量15万千瓦、即将建成投产的金溪电站和北京荷田薯类种植加工、四川巨农生猪养殖、四川七环生猪养殖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初步形成了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尽管我县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省委、市委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努力把XX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