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在我心”教案设计凤台四中:陈立艳学情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引发诚信问题。他们有些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又不重视兑现;其次,是成人感觉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言行不一;还有就是,对问题认识淡薄,所以,很容易欺骗人和被欺骗。以上这些现象都要求中学教师加强诚信方面的普及、教育。就八年级学生来说,对诚信的道理已有基本的认识,只是难以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把握讲诚信的价值和不讲诚信的危害;知道诚信的来源;掌握正确表达诚信的方式方法。二)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教学重点:一)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设疑解疑、讨论反思法等。教学准备:搜集诚信格言、诚信小故事等,由两名学生表演书中的寓言故事,另两名学生表演现实生活中的不诚信表现、调查学校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制作自己的诚信档案。教学过程:导入(讲解式)中国是一个以信为本的国家,明代知识渊博的宋濂,自小好学,却因为家里贫困,只得借书自习,为了能保留好书,又不误书期,哪怕时值隆冬他也会连夜抄记,为了遵守与老师的约定,即使是鹅毛大雪,他也会奔走上路,只因为信是处事之本。关于诚信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同学们在许多有关人物书上也看到不少,下面我们就听一听大家找到的有关诚信的故事吧!授新课环节一:预习展示:故事屋(课前布置找诚信的故事)1、听几个诚信的小故事:学生甲《唐太宗以诚治天下》学生乙《孙敬修的母亲教子》2、教师总结、提问:“从以上诚信的故事中同学们有什么启示与感受?”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之根本,就是诚信。不讲诚信,人无法安身,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板书)师:什么是诚信?生: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板书)3、火眼金睛:找一找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说一说。学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假冒伪劣、短斤少两、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等4、教师总结:(课件展示)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事件和坚持诚实的好人好事。环节二:身临其境(三位学生表演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打工奇遇》)(小品《打工奇遇》中巩汉林饰演的酒楼老板乱报菜价的情节。是一个很精彩的小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个小品的精华部分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很有说服力。)设置问题1、小品里酒楼老板的这种做法你能理解吗?看完小品后你的心情如何?2、假如有一天你也遇到像小品中酒楼老板这种人,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回答:1、酒店酒楼老板的这种行为极其害人,不讲。诚信2、我会说:“你这样做也许会为你带来暂时的利益,不过你却失去了做人基本的原则‘诚实’;你应该诚实热情地对待每一个顾客,你的生意才能做到永续经营。”教师总结:这种现象在这样行业中这些现象很普遍的,甚至还成为了酒楼赢利的“行规”。大家看小品时觉得挺开心的,看完小品后呢?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赚钱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良心,看到了在物质利益面前人们变得丑陋(讨论回答)思考问题:1、假如你很富有,有七件行囊:金钱、荣誉、机敏、健康、诚信、美貌、才学,但你却搭上了一只危险的船,遇上了风浪,你将舍弃哪件行囊呢?并说明理由。生回略。2、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生: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拓展园地:在诚信树上结满了果实,请根据同学们对诚信的理解去选择。童叟无欺、信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