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的7年1月第27卷第1期CJITWM,Novem玩r四07二」鱼于卫2些凶旦」卫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制定(2007年6月于中国福州定稿)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众tatl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cP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onbacterialpr份t日tits,NBP)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本病属于中医学“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但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因而妨碍了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统一评估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从2003年黄山会议开始,一直筹划这一指南的编写工作。经过中西医结合男科专家们的反复研讨,最终完成了《中国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的制定,相信本指南将为广大中西医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者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及其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辨证分型繁多,但关于证候研究仍以病案分析、专家经验报告等回顾性分析为多,对于证候的前瞻性研究甚少,采用遵循循证医学(evdenc,1拍,edmedicine,EBM)的研究更少。在辨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科学、客观的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候进行规范化。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最终统一了对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共识。本指南具有以下特点:(1)结合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体现整体调节的理念;(2)把握本病的中西医结合点,体现中医诊治本病的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3)遵循EBM原则尽量选取可信力度较高的文献,确保指南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指导性;(4)众多专家参与编写,确保指南的权威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5)坚持“以病带证1,的原则,即诊断上主要以现代医学为主,但治疗上仍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西医诊断1前列腺炎新的分类1型:即为急性前列腺炎(acut。hacterialp心tatit端ABP),起病急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和〔或)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1型:即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肠nicbacterialpro-statiti。,CBP),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前列腺液(EPs)或梢液或按摩后尿液(、吧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m型:即为慢性前列腺炎准性盆腔疼痛综合征(。hronicp阴tatitis/chronicpelvic四ns扣d~。,CP/cpPs),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肠nicnon卜acterialp。-statitis,CNP)和前列腺痛(p翩a喇ynia,pD),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EpS或精液或、吧」细菌培养阴性;根据EPS或精液或vB3常规显微镜检查.该型又分为mA(炎症性CPI,5)和口B型(非炎症性CPFS)两种亚型,即皿A患者的EPS或精液或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皿B型患者的EFS或精液或、卫3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IV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s”llp如〕nla‘又yinnarnlnatorypro-statitis.AIP)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2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排便时尿道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骸及肛周坠胀疼痛不适。还可有排尿等待、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或中断及排尿时间延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异常、射精不适或疼痛和精神郁抑等症状,在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时,推荐应用N工环CPsl进行症状评估。NIH一CPSI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r有9个问题(0一43分)。第一部分评估疼痛部位、频率和严重程度,由问题1一4组成(0一21分);第二部分为排尿症状,评估排尿不尽感和尿频的严重程度,由问题5一6组成(0一沁分);第三部分评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由问题7一9组成(0一12分)。3体格检查(1)局部体检:检查患者下腹部、腰能部、会阴部、阴茎、尿道外口、皋丸、附辜、精索等有无异常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2)前列腺指诊:质地:腺休饱满,或软硬不匀,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