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耐药性1.恶性循环:细菌耐药性增加,选用高级别、广谱抗菌药物成为习惯,造成耐药性进一步上升2.“超级细菌”不是科学的定义,指的是对抗菌药耐药性极高,几乎无抗菌药物可用的细菌的总称,实为“超级耐药细菌”3.抗生素的分类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西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广谱青霉素类阿莫西林阿洛西林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磺苄西林替卡西林对青霉素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对青霉素酶稳定的青霉素类苯唑西林氟氯西林氯唑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青霉素类复方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青霉素类复方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硫脒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头孢替安第三(四)代头孢菌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1素类头孢克肟头孢匹罗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唑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泊肟酯头孢哌酮其他β-内酰胺类头孢美唑氨曲南头孢西丁法罗培南(注射)头孢米诺拉氧头孢法罗培南(口服)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安妥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吉米沙星氧氟沙星吡哌酸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类粘菌素(口服)*粘菌素(注射)*多粘菌素B咪唑衍生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左旋奥硝唑硝基呋喃衍生物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其他抗菌药物磷霉素利福平夫西地酸利福昔明*利奈唑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氟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氟康唑(口服)伏立康唑(口服)*伏立康唑(注射)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口服液)*伊曲康唑(注射)2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口服胶囊)*卡泊芬净特比萘芬*米卡芬净克霉唑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4.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3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三线用药)不得在门诊使用(新增)5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新增)6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新增)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1)非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2)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3)特殊使用: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年报告一次;对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半年报告一次。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医疗机构第一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7.合理用药困难1)感染性疾病的复杂性:微生物:评估病原菌,致病性,评估耐药性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经济能力抗感染;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药品质量。困难2):感染性疾病的多样性:规范社区感染诊治,加强感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困难3):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培养出的细菌不能排除携带菌的可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培养阳性率约50%,CAP临床以经验治疗为主38.中华医学会指南CAP常见病原体:1)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肺链,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2)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肺链,流感嗜血杆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3)需入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