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tIV,__HEREDITAS($eijing)乏1(2):20-224989山羊角型的遗传规律及其与性畸形的关系锥鸣峰(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陕西杨陵)木文从山羊丸的遗传规律出发,分析山羊间性和性别比例问题。关镶词:山羊,角型,间性,性比山羊有无角和有角两种,无角是由一个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尸所决定的,它的显性效应是阻止角的发育,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近些年来,有许多研究和生产实践指出,控制山羊角遗传的显性基因尸与其性比例特别是性畸形密切相关,使得在山羊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在其它家畜中罕见的现象—间性羊以及性比例不平衡现象。关于山羊间性和性比例问题,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但还没有定论。本文根据目前所报道的材料和奶山羊生产实践,从山羊角的遗传规律出发,分析山羊间性和性比例问题。一、基因P与性畸形的关系常染色体基因P的显性效应是阻止角的发育,而它同时具有隐性雄性化作用,即与性畸形相结合。由基因尸纯合所造成的性畸形有两种,一种是超雄性,其遗传基础为XY,另一种是雌性发育不全,遗传基础为XX。遗传雌性(XX)的性畸形个体,是由于基因P纯合后产生雄性化,造成生殖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形,形成假雌雄同体,所以称之为间性羊。而遗传雄性(XY)的性畸形个体,是由于一侧或双侧附翠堵塞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繁殖力。Boyaje-an[41研究了常染色体显性基因P,在阿尔卑山羊中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在无角的母羊中,部分母羊产生皋丸或卵巢拿丸化,也就是发生公羊型间性羊或“伪公羊”现象,但这只是纯合的PP型母羊,而杂合的PP母羊都是正常的。在公羊上,PP型公羊大约有50%的是不育个休,同样杂合型PP公羊也都是正常的〔410在承德地区的山羊中,能繁殖的无角母羊都为杂合体,间性羊都为纯合体。Gaillardl',报道,选择有角公羊作种用,就可以防止间性羊和超雄性的出现,且选择效应比无角羊大40务.。从1946年以来,西农莎能奶山羊群间性羊的出生率一般都在4%左右,个别年份高达9%。常洪121根据资料记载,分析了这群羊的间性规律,发现间性羊绝大多数是纯合型母羊。因此,一般认为间性羊是由雌性转化而来的。但近些年来,通过对间性羊的染色体的研究发现,有些间性羊的染色体为xx/xY嵌合体,在xx/xY嵌合细胞群中,xx型占“.3多,XY型占3,3.7多w,从而证明山羊间性的形成原因除了常染色体上的P基因纯合外,XX/XY性染色体嵌合也是引起间性的原因之一。因此,间性个体也不一定都由雌性转变而来,间性个体中也有可能是有角羊,但有角羊间性个体与无角羊间性个体有本质上的不同。基因尸的纯合不仅使雌性变为间性,而且使公羊随年龄老化失去生殖能力(这些公羊过去都具有正常的生殖力)。在西农莎能羊群中,常常发生一些优秀公羊在老年后突然失去生殖力,造成一些失误。不少地方常有报道外形正LuoMing/eng:GeneticMechanismofHornanditsCorelationtotheHermaphroditismofGoats本文于1987年10月18日收到。20常而没有精子的“无精”公羊,这在山羊生产中并不少见。研究表明,这种公羊都是PP型,它}-,的外形和皋丸都发育正常,两侧皋丸大小也一致,但在附皋头处有一些肉芽状的肿块,这些肿块发生钙化而将附翠管堵塞,造成精子无法到达附塞尾部,称之为附攀管狭窄,其外显率为b~0.91。有的公羊是双侧堵塞(表现度为13:二0.57),有的只是单侧堵塞(表现度为夕:二{1.43),单侧堵塞的公羊仍具有生殖力,有的可以延续到老,有的则发展到一定时期使另一侧也堵塞,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可育的PP型公羊在一定年龄后突然失去生殖力。实际上是因为双侧附辜管堵塞造成精液中没有精子,所以人们称之为“无精公羊”。由此可见,在纯合PP型公羊中,完全不育公羊出现的机率为b"#2-0.52,这就造成了生产中出现的PP型公羊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个体不育。减少它纯合机率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降低基因尸的频率,即淘汰无角羊,选择有角羊留种。设无角和有角基因的频率分别为夕和q,无角羊的留种率为,,则选择一代后有角基因的频率为:q一s(、一q2)1一:(1一q2)(1)有角基因增量为Bq=q,一q_q一s(q一q')一of1一s(1-q2U1一s(1一q2)sg2(1一9)1,:(1一、,)而无角基因频率降低的量等于△q.(2)二、基因P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