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概论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感觉障碍(1)疼痛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2)感觉过敏(3)感觉异常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2)脊神经后根脊髓前面管运动,后面管感觉,后面出问题了那是感觉障碍,所以表现为剧然的根性疼痛。(3)脊髓横断后表现为横断面以后什么感觉都没有了。(4)脑干以脑桥为代表,记住交叉瘫。交叉性瘫痪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5)内囊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6)皮质大脑分前后: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管感觉,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瘫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上运动神经元好比是老子,下运动神经元好比是儿子老子是一家之主嘛,就是中枢系统(管事儿的--指挥),它损害表现为硬瘫。儿子围着老子转,所以是周围系统(跑腿的--执行)。它损害表现为软瘫。(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解剖生理2.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记住硬瘫。3.定位诊断皮层:记住"对侧单瘫"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想一下杰克逊的舞蹈。内囊提到内囊想到三偏脑干担到脑干想支交叉瘫。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还有个Weber综合征: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脊髓脊髓有两个膨大:颈和腰颈膨大以上病变出现四肢硬瘫颈膨大病变出现上肢软瘫瘫、下肢硬瘫。腰膨大病变导致下肢软瘫脊髓半切综合:总结6个字“对侧浅,同侧深”,脊髓半切损害就是对侧浅感觉和同侧深感觉障碍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临床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引起的是软瘫。表现为肌肉的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早期出现,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和失神经电位。都是抑制的,没有亢进的。定位诊断脊髓前角细胞:局限于前角的病变引起的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慢性起者因部分损伤的前角细胞受病变刺激出现肉眼可识别的肌束震颤(小儿麻痹)前根:呈节段性分布,不伴感觉障碍。神经丛:引起单肢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周围神经:手套和袜子感四、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表现,肌张力的变化和不自主的运动锥体外系统肌张力增强记住两个词: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震颤记住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和震颤描述是的帕金森,它的病变部位在黑质(怕黑的女人)舞蹈样动作它的病变在纹状体(能文能武的女人)肌张力障碍是由促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造成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颈部肌张力障碍称为痉挛性斜颈(和落枕差不多),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称为扭转痉挛。五、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问题了就会出现同侧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不稳,摇晃欲倒(Romberg征阳性),像喝醉酒的人。还可以表现言语缓慢,不连贯,呈“吟诗状言语”。指鼻试验阳性,写字很大感觉系统一般感觉包括:①浅感觉:为皮肤、,粘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②深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③复合感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2.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浅深感觉传导束比较浅感觉传导束深感觉传导束感觉类型温度、痛觉、粗触觉位置、运动、震动、精细觉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薄楔束、内侧丘系I⊙脊神经节脊神经节II⊙后角细胞薄楔束核交叉灰质前联合交叉内侧丘系交叉III⊙丘脑核团丘脑核团(1)躯体皮肤粘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I)→脊神经后根→髓内上升1-2个节段→后角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