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初夏的草地上”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观察、感受初夏的草地带来的独特感受,并展开丰富联想;2.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3.学会选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有许多文人都喜欢吟咏。请找出一些咏春的诗句。【生随意背出】2.在春季里,有人喜欢花,我最喜欢小草。有文字为证—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②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3.如今,春季刚过,初夏来临,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初夏的草地带给我们的美好享受吧。二、提示感受思路观察对象:操场草地。观察步骤:1.纵览草地,整体感受。2.席地而坐,享受轻松。3.平躺仰望,驰骋联想。4.卧视小草,认识细节。5.回味草地,升华认识。三、实地感受【学生到操场草坪上,按以上步骤进行】提示语:1.纵览草地,整体感受。【平坦的草地像什么?面对这样的草坪心里有什么感觉?】2.平躺仰望,享受轻松。【感觉一下身下的小草,嗅一下小草的味道,看一看蓝天有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吗?此时,你还想到了什么?】3.俯卧草地,认识细节。【近距离观看小草,看它的形状,像什么;看它的颜色,像什么;看它的状态,怎么样。此时,你对它会有什么感觉?细看小草,你还有什么发现?】4.回味草地,升华认识。【你坐在草地上,好好回味一下刚才的观察和感受,你觉得今天和小草近距离的接触有了什么收获?回味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准备作文】四、交流感受【学生回到教室】1.小组交流感受2.抽生班级交流感受。五、出示文题题一:躺在初夏的草地上题二:享受一片绿草地要求:真实地写出刚才对小草的观察和感受,巧妙使用已有的观察材料。六、提示写一篇作文,就像制作一件衣服,买来几块布料,有蓝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你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它们。我们光有丰富的经历和感受还不行,要写成文章,还要根据你要表达中心的需要来选材,有效使用已有的材料。提问:你打算怎样选材呢?例如:(一)原序选材。按自己观察感受的顺序来选材,从来到草地到享受草地带来的愉悦,再到对草地的留恋,逐一写来,繁而不乱。主要内容可以是这样的:一片绿色的草地,像一块巨型的绿地毯。我们坐在草地上,顿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东风吹来,送来阵阵青草味儿,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说着,笑着,干脆躺下来,尽情享受草地带来的舒适。就要离开草地了,真的有些依依不舍。(二)反序选材。先把享受草地的结果写出来,即点明感受,再回叙在草地上的相关经历和感受。主要内容可以是这样的:特别想再一次享受草地上的滋味,那种感觉让人轻松舒适,心旷神怡。那一次,我们难得相约一片绿草地,它像一大片绿毡毯一样铺满了操场中央。我们坐在其中,像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别有一番感觉。我们躺下来,看着天上飘动的白云,心也随之而去。(三)小材大用。不是去写整个草地,而是以小见大,选取组成草地的个体来着笔。比如针对草地上的一棵小草来描绘它的形象,抒发感受,然后由物及人,升华出深刻的意义。主要内容可以是这样的:我趴在一片绿草地上,像一只自由的昆虫。我的眼前是密密麻麻的小草,我扒开小草,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原来,一棵小草就是一棵毛竹,它一节一节地往上长,每长一节都在旁边伸出两片细长的叶子。与大树相比,这一棵小草确实微不足道,可是这样一棵一棵地连接起来,就成了一片绿毡毯。小草就像微不足道的蚂蚁,那种团结协作精神让人敬佩。享受这片绿草地,更享受这片绿草地表现出来的精神。(四)分类选材。把整个感受草地的素材分成几类,一类描写一个画面,几个画面共同表达中心。可以按感受的具体对象来分,分出“草色、草味、草情”三类;可以按感受的行为来分,分出“看、躺、想”三类;可以按心中的感受来分,分出“喜、醉、恋”三类。就像游览了一处景点,拍下许多照片回家按自己的意愿按类别整理出来,分类张贴,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