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1、盐类的水解实质:、盐类的水解实质:22、水解规律:、水解规律:3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有弱才水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无弱不水解解;;谁弱谁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谁强显谁性性;;越弱越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都弱双水解。解。①①温度:温度:②②溶液酸碱性:溶液酸碱性:③③浓度:浓度:越稀越水解越稀越水解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水电离出来的HH++或或OHOH––结合结合,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过程。,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过程。越热越水解越热越水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单位:克(g)思考与讨论(1)NaCl在饱和溶液里达到溶液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2)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加热浓缩降温(3)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何现象?解释: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aCl(s)Na+(aq)+Cl-(aq)加浓盐酸会使c(Cl-)增加,平衡向左移动,因而有NaCl晶体析出.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阅读课本P65~66思考与交流大于10g,易溶1g~10g,可溶0.01g~1g,微溶小于0.01g,难溶20℃时,溶解度:讨论1、谈谈对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度表中“溶”与”不溶“的理解。讨论2、根据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例如,AgCl20℃时在100g水中仅能溶解1.5×10-4g。尽管AgCl溶解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溶解是绝对的),生成的AgCl沉淀会有少量溶解。因此,生成AgCl沉淀后的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在反应体系中共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大于10g易溶;1g~10g可溶0.01g~1g微溶;小于0.01g难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1、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11)概念:)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的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的溶解溶解与与生成的速生成的速率率相等时,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相等时,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时的溶解平衡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溶液是饱和溶液))。。((22)特征:)特征:逆、等、动、定、变逆、等、动、定、变((33)表达式:)表达式:例如:例如:AgCl(s)Ag+(aq)+Cl-(aq)注: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练:书写碘化银、氢氧化镁溶解平衡的表达式((44)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a、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b、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c、易溶溶质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易溶溶质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②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④发生反应:加入与沉淀溶解所得离子反应的物质,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实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的过程)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沉淀就达完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D.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以较高浓度大量共存的是()①I-ClO-NO3-H+②K+NH4+HCO3-OH-③SO42-SO32-Cl-OH-④Fe3+Cu2+SO42-Cl-⑤H+K+AlO2-HSO3-⑥Ca2+Na+SO42-CO32-A.①⑥B.③④C.②⑤D.①④BB3、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