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人王昌龄简介1VIP免费

诗人王昌龄简介1_第1页
1/17
诗人王昌龄简介1_第2页
2/17
诗人王昌龄简介1_第3页
3/17
诗人王昌龄简介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不仅有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以入乐的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其中《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边塞诗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从军行两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诗的特点及其风格•王昌龄的边塞诗及连章组诗《从军行七首》。•其作品或豪爽俊丽,或绪密思清。因王性格豪爽,故七言长于五言;而思致深刻,讲究作法,又宜于短章而不宜长篇。•为补短章的局限,他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这组诗前后章法井然,意脉贯穿,于人之常情的离愁别怨,与英雄气概相结合,声情更显悲壮激昂。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为七绝连章中的神品。•王昌龄的酬赠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被贬后心境变化,加之受王、孟及南方风物的影响,晚年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芙蓉楼送辛渐》借送友以自写胸臆,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他的七绝总有一种清刚之美在。赏析从军行其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人王昌龄简介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