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_辨证和治疗VIP免费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_辨证和治疗_第1页
1/4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_辨证和治疗_第2页
2/4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_辨证和治疗_第3页
3/4
中医药通报2006年10月第5卷第5期10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ournal3作者简介王翘楚,男,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上海市振兴中医药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中医工作室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王翘楚3(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关键词失眠症诊断辨证治疗从肝论治失眠症,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其含义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但对失眠症的理论认识和诊治方药却有所不同,各有特色。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适应临床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诊治失眠症的特色和优势,我们采用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诊治失眠症的有关辨证标准和理法方药规律进行了探讨。1失眠症的发病因素及诊断111病因失眠症的发病因素很复杂,古人对不寐的认识按五脏病原论认为本于心藏神立论。按人体阴阳消长,卫气运行说,乃由于阳气盛,卫气运行不能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瞑。按正邪斗争趋势说,外感伤寒、温病后,邪气盛,邪正斗争相持不下,致阳气不能入于阴,故目不瞑。古人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失眠的发病因素,大体表现在上述3个方面,无疑对当今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但如何根据现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再有所新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们十二年来临床资料的调查,发现当今失眠症主要有五大发病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112诊断标准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结合中国人睡眠生活特点,初步拟定一下诊断标准:(1)睡眠障碍:包括难以入睡,久不能眠,或间断多醒,整夜多梦,似睡非睡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通宵难眠。(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2周以上。(3)白天出现精神疲乏不振,或头晕头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4)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5)按国际通用的SPIE2GEL量表6项内容(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检测评分≥9分、<12分为失眠,≥12中医药通报·名医精华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ournal11中医药通报2006年10月第5卷第5期12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ournal等)患者,常因“胃不和则卧不安”或“寐不安则胃不和”;脾虚(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腹泻),常因腹泻早醒,或早醒腹泻,互为因果;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患者常因情志不悦或精神过劳,或感冒后复发胸闷、心慌、心悸、早搏、心动过速等,并严重失眠。心病与不寐,谁是因?谁是果?往往一时难以分清;肾虚(女性尿道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腰酸乏力,尿频,尿急,或失控,尿常规(-),或于绝经前后出现时烘热、自汗、心烦易怒,面色少华、眶下灰暗色斑,常并严重失眠;肺病(燥咳)患者,常因感冒后未能适当休息和治疗,再加情志不悦或精神过劳,而致呛咳阵作,并严重失眠,缠绵数月不愈。综合上述临床所见脏腑病变,多与不寐先后同见,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证治当分清主次,分别论治。21311肝病不寐肝病不寐有两种:(l)肝亢不寐,多为单纯性失眠症。主要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连续二周以上不能自然恢复正常睡眠,临床表现如入睡困难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多梦,甚则通宵难眠等特征,属肝阳偏亢的一种表现。可按从肝论治基本方即桑叶、菊花、天麻、钩藤、柴胡、龙骨、郁金、焦山栀、白芍、丹参、合欢皮等加减应用;或单用落花安神合剂口服。一般轻、中度失眠症可获良效。如属重度单纯性失眠症,可采用上述桑叶、菊花、天麻、钩藤等基本方,再配合应用落花安神合剂口服,可增强疗效,相得益彰。(2)主要由于肝病患者,在患肝病期间精神紧张,情志不畅,多思多虑引起,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伴有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异常或二对半阳性;B超示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等。患者在某一阶段常并严重失眠,以失眠为主症前来就诊,按肝病不寐证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有肝功能异常,GPT增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_辨证和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