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知识和进展【眼科专业讨论版】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害为特征的致盲眼病。长期以来,人们始终遵循这样一个概念---即眼压升高引起了青光眼损害。因此,几乎所有治疗方法的设计仅是旨在降低眼压。近年来,有关青光眼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迅速进展,特别是新近引入的青光眼现代检测手段,如眼血流灌注定量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新型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应用及其检查方法的改进,视乳头分析仪、扫描激光检眼镜、影像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青光眼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人们对青光眼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概念得以更新,同时也提高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水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眼压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自从W.Mackenzie(1835)发现高眼压与青光眼有关以来,青光眼一直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因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萎缩的疾病。对许多仅有眼压升高而无视野缺损患者的解释是从眼压升高到出现视野缺损之间有一12~18年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案就局限于采用匹罗卡品、噻吗心安、肾上腺素、醋唑磺胺等药物降低眼压。低压性青光眼则作为罕见病例,在学术上由巩膜硬度低、未查出眼压高峰,或患者基础眼压过低等原因解释之。对于已有视乳头改变和视野缺损患者,则认为其眼压在过去或现在,至少间歇性地存在异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青光眼正常人眼压平均约15mmHg,其中95%在10~21mmHg。因此从实用观点,也就把眼压增高定为〉21mmHg。视神经损害的发生与眼压增高的持续时间和程度有关。在青光眼可测量的临床指征中,也只有眼压水平最有可能预测是否会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如果眼压长期维持在一定的高度,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发生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单眼眼压增高的患者常发生同侧视野缺损。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中,当眼压不对称时,具有较高眼压一只眼通常视野缺损也较严重。尽管视乳头和视野改变是青光眼的决定性体征,但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眼压升高无疑也是本病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继发性青光眼病例也表明眼压是青光眼重要危险因素。实验室资料证实,眼压增高本身即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在动物,特别是猴,眼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病变,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酷似人类所见的典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此外,细胞培养和青光眼动物实验也证明,眼压增高可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的轴浆流,并可改变视神经细胞外基质的构成。摘自: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青光眼为一种眼压超过视神经耐受水平的疾患,这一定义解释了眼压高于统计学正常范围的患者,经过修正也适于眼压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它根据眼压定义青光眼,同时认为个体间视神经对高眼压损害的敏感性不尽相同。这一压力依赖性学说构成了即往关于青光眼概念的主要基础,尽管治疗青光眼的初衷通常是企图保护视功能,然而几乎所有现有治疗方法仅旨在降低眼压。在测量眼压时应注意,一、二次眼压检查很难发现眼压高峰,门诊时间内眼压虽在正常范围,但在下班时间眼压可能呈病理性升高,清晨眼压常常在最高水平。因此,即使日间四次眼压检查,也不足以证明眼压不高,而24小时眼压曲线对指导青光眼治疗则很有帮助。此外,用Schiotz眼压计测眼压,仅在已知患眼的球壁硬度为正常者可以反映其真实眼压。近视眼因其球壁硬度低,眼压测量结果可能正常,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检查,常可发现眼压增高。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青光眼为一种眼压超过视神经耐受水平的疾患,这一定义解释了具有高于统计学正常范围眼压的患者,经过修正也适于眼压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它根据眼压定义青光眼,同时认为眼压增高的定义在个体间不尽相同。这一压力依赖性学说构成了即往关于青光眼概念的主要基础,尽管治疗的初衷通常是企图保护视功能,然而几乎所有现有治疗方法仅是旨在降低眼压。进而,压力依赖性学说也就构成了几乎所有青光眼研究的基础,这引导了对小梁网阻滞及其缓解机制、房水形成的调节方式或视神经压力性损害机制的研究。压力依赖性学说是有理有据的,但一些重要资料提示它并不是唯一合理的学说。由于正常眼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单凭眼压来决定治疗是不妥的。不过如果有以下情况,降低眼压是安全决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