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区第五中学导学案教研组:理化生科目:化学主备人:马跃审核人:班级:九年级班姓名:授课时间:课题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教学案课型新授课周次20课时1总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乳化作用。2、了解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重难点1、乳化作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2、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导学流程一、自主学习(检查自我,我沉着!)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石灰水,(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3)食盐水,(4)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2、硫酸溶液的溶质是,碘酒中的溶剂是。3、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和组成的。二、合作探究(一)乳化作用1、演示实验:[实验9-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在书本的表格中。2、知识架构:乳化作用:(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在书本的表格中。2、知识架构:过程──热溶解过程过程──热溶于水时温度升高的物质有等;溶于水时温度降低的物质有;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的物质有。三、课堂检测((一)完善自我,我能行!)1、乳化与溶解教(学)学习笔记洗涤剂能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汽油能洗涤油污是因为汽油2、动画模拟NaCl溶于水的微观过程,加深对溶解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理解。(二)(测试自我,我细心!)1、下列物质混合,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植物油和水——乳浊液B.碘和汽油——乳浊液C.食盐和汽油——溶液D.碳酸钙和水——溶液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具有()A.催化作用B.乳化作用C.吸附作用D.还原作用3、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氯化钠D.浓硫酸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过程只有吸热过程B.溶解过程只有放热过程C.溶解过程既有吸热过程又有放热过程D.扩散过程放热,而水合过程吸热。5、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氯化钠固体D.氧化钙固体【学(教)后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