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本节是复习性质的课时,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的主要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再通过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从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然后师生共同讲评训练题;最后小结。教师应该多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能给学生留出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的认识;通过对复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学生分析】本节课是章节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多给学生留出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采用小组比赛形式来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想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的是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教师的鼓励与欣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通过对例题和习题的实际操作强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2.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熟练掌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强化对方法和过程的理解和运用。3.知识与技能:对本章所学知识作一次系统整理,系统地把全2/6章的知识要点;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深化一步,以有利于掌握;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整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问题的解决,总结出本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练习巩固,强化对知识的理解。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类比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1.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或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2.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不等式组的解集通过回顾知识,练习典型题,找错误,加深对知识的再次理解和运用。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际操作强化对方法和过程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内容,达到复习的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复习法,练习法,小组讨论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教师应该多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能给学生留出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的认识;通过对复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运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经典回顾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1、下列选项中,是不等式的是,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1)3〉2(2)50<2(3)3x2+2x(4)x〈3x+lx3(5)x=2x+5(6)a+bHc(7)x-2〈2xT(8)aTW3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二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的人。-■培根3/6(9)x2+4x〈3x+12、归纳(学生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征,教师总结)(1)不等号连接的式子(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次数一次(4)未知数不能作分母(5)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4、知识的运用(学生自己分析,老师补充)ylml-1已知(2-m)+4〉24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分析:由已知可得x的次数为一次所以|m|-1=1,贝lj|m|=2,m二土2又因为(2—m)工0所以m#2从而m二一2经典回顾二、不等式的性质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不等式性质(强调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不同)(强调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不同,简化知识)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解不等式y-吵呼+1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去分母得,14y-7(3y-8)$4(10-y)+1合并同类项得,-9y$97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二个人,—也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