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高二春季会考考前练习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完成1、2题。1.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2.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图2014年10月8日晚,“红月亮”亮相我国上空。本次月全食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开始“初亏”。据此完成3、4题。3.月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地月系4.本次月全食“初亏”时,伦敦正值A.中午B.傍晚C.早晨D.上午图1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1中箭头序号分别代表不同辐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B.②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③为大气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D.④为大气逆辐射,对大气有增温作用6.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关的是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7.近地面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2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图2图1图3是由气象台发布的某城市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8、9题。图38.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的实际状况是A.云量增多B.气温降低C.风速减小D.气压降低9.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图4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字母a、b分别表示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地表径流B.下渗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D.水汽输送降水11.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图5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13.图中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P处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D.P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腾冲位于我国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处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读图6,回答14~16题。14.腾冲多火山、地热泉,主要是因为该地处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图6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图4abcdef15.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16.腾冲所在地区山高谷深,形成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冰川侵蚀B.风化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据预测,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终年积雪将在十年后消失殆尽。据此回答17、18题。17.导致该山山顶积雪逐渐消失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18.随着该山山顶终年积雪消失,当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发生变化,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A.地域性B.差异性C.整体性D.综合性19.决定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的迁移读图8,回答20~22题。20.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2.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