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huìchónɡlóuhāotún欲上蒌蒿芦芽一种野生的植物,茎可食。芦苇的嫩芽。将要。逆江而上。sònɡsūshì正zhènɡ()zhēnɡ()正好正月再读诗歌,划出节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再读课文,思考交流: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写景的诗句。弄清每句诗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景点明是早春时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三两枝鸭先知给小鸭子赋予了人的情感。诗意:青翠欲滴的竹林外,开放着三两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江水已经变暖。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满短蒌蒿多。芦笋刚刚发出嫩芽。思考:诗句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致?既描写了画中的景物,给人以春回大地、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又展现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诗意:初春时节蒌蒿生出满地,芦苇也长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把诗句补充完整。竹外()(),春江水暖()。蒌蒿()芦芽(),正是河豚()。桃花三两枝鸭先知满地短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结构梳理惠崇春江晚景写实——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想象——河豚欲上富有生机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