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是一门艺术,它有很多讲究,有许多专门知识,需进行长期的严格训练才能理解和掌握书写规律、方法。与美术、音乐相比,白纸黑字的反复练习,是学生深感枯燥乏味。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更是乏味得很。在传统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只是呈现讲解、提问、示范,学生则看听、回答、应对、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而固定,处于一种机械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中,学习兴趣低导致学习效率随之也低。因此,要教好一年级学生学好字,就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写字发生兴趣。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怎样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人认为在课堂上尝试用角色活动进行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存在这样的几种心理状态:一是爱表现,喜欢展示自我;二是好模仿,特别是模仿他们敬爱的老师;三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布鲁纳曾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思考,一年级学生学习首先就得想学习、喜欢学习、要求学习。儿童想学、喜欢学、要求学,这些的心理活动是直接推动儿童学习的主观原因,称之为学习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内趋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是构成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就会有萌发学习动机,就会渴望去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让自己的兴趣得以最充分的展示及得到最大的肯定,我认为我们当教师的应该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写字课、喜欢写字课堂,在课堂这块轻松愉悦自由的天地里,充分施展他们的本领,锻炼他们的才华,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的写字部分的编排较突出的特点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好几百个,而要求写的字仅一百多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关于写字课教学谈几点体会:、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