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姓名:谢罡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二堂八一希望小学邮编:441600电话:13995791185一个冬天的晚上,晚自习铃声响后,我来到六年级的教室,准备让学生交流课后的数学试题。突然,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男生举起手,报告说“杨峰传纸条。”当时正上课,听说有人传纸条,心里很恼火。我循声望去,忙问:“纸条在哪里?”在“杨峰的帽子里”。我看见杨峰确实戴着一顶帽子,忙叫杨峰把纸条拿出来。杨峰说没有纸条,我哪里肯信,因为到现在只要一到高年级上课,就有学生相互传递纸条,我说你快拿出来,边说边走向他坐的课桌。意思是告诉他赶快自己拿出来。不然我就要来拿来了。他见我越走越近,双手使劲地按着帽子,心想他的帽子里肯定有鬼,直到我走到他面前,他的帽子也没取下来,而且双手拼命地护着帽子。我只好亲自动手去取,最后在我的“虎威”下,帽子是取下来了,但里面根本没有什么纸条,而是露出了一个刚刚剃去头发的光头。学生们哄堂大笑,杨峰则是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是又气又急,这帮孩子也太捣蛋了吧。我尽量压住火气,大声说:“大家都安静,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学生们听说要讲故事,很快都安静下来。我讲道,有一个同学,他两岁时母亲去世了,后来又得了一场重病差点丢去生命。家中只有他和父亲二人相依为命,上星期天,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头发太长了,又因他家离集镇太远,而且也没有时间到集镇上去剪发,他的父亲就在家给儿子剪了头发,结果剪的不好看,只好剃了个光头。这个同学就是我们班的杨峰同学,他剃了个光头,同学们都觉得好笑么?听完我的讲述,全班同学没有人再笑,眼神中流露出对杨峰的深深同情,那个始作俑者更是低下了头,大家又开始做练习。这场风波终于过去了,事后想想,如果我开始就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也许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当那个学生不愿意取下帽子时,就应该想到肯定是有原因的,等到课后再弄清楚,又有何不可?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师道尊严”在作崇,总想追根问底,习惯性地去纠正,可是你一转身,他们依然如故。教师不顾忌学生的感受,一味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或多或少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伤疤。相反,如果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犯的错误,就不会那么“怒发冲冠”了,自然处理的结果也一定会更加圆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人尚且犯错,何况孩子。有哪个孩子学走路时没有摔过跟头?有哪个孩子学说话时不会说错?不必处罚每一个错误,走进孩子的心灵,你将会看到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