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中心学校习作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小结3月19日,龙池桥中心学校在松鹤小学举行了小学作文研讨课活动。我校黄志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作文讲评课《“T”形拼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把观察到的、想到的有创意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注意观察,捕捉心灵变化,并完整、具体、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通过破解迷团,得到人生启迪。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对活动写出的个性化感悟。进行作文点评时筛选了一篇学生习作《小游戏,大感悟》,先回顾要求,明确目标。再进行例文赏析,评出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最后进行作文小结。他的作文讲评课构思新颖,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后,我校陶维娟主任对“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作了经验交流。建议教师日常习作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一、要因势利导,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品尝到生活的快乐。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通过学生想说、乐说、有创造性的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二、积累习作素材,储备习作材源。1、在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走进自然,学会观察生活,开展活动,学会参与生活,深入调查,学会感受生活。2、在阅读中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进行好词好句、片段的积累,通过分门别类的摘录和积累这一过程,学生们对于阅读的知识就有了系统的整理、提炼和储存。当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写作、说话时才可能灵活地提取信息,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三、注重作文修改,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自主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四、进行有效评价,体验成功快乐。评价语言要情感化和个性化。评价符号要多样化。评价结果要多样化。通过改变以往只有教师单一评价倾向确定学生也是习作评价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享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习作的情趣,充分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江帆主任对习作教学的模式,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习作教学,如何将习作教学引向深入作了精彩的讲解。徐主任又对我处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回校后,语文教研组教师们积极的展开了习作教学探讨交流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给今后的语文习作教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习作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一盏“指明灯”。今后为了行之有效的提高我校习作教学水平,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组教材围绕一个专题编写,教师要从导语———精读课文———阅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渗透本组习作的要求,提示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事或景等,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材料上有所准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创设情境。学生的习作大多数是写自己身边的人、事或自己看过的景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为此,老师可根据习作的要求,事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体验。老师可根据习作的不同要求主要从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展现情境;以图画展现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等提供情境。3、尝试习作。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经老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时,就在作文课上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前,老师可适当放出一点时间启发学生依照阅读教学中或课外读物中相似类型文章的写法进行定中心,筛选材料,布局谋篇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等有条理地叙述下来。4、重点点评,指导内化。老师可先讲评有代表性的病例,引导学生从选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评改文章,从而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然后把起示范作用的习作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进行讲评。最后,老师把自己事先精心准备的范文或范段,通过幻灯片打出,达到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目的。5、结构成文,修改誊写。“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经老师讲评之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时,可指导学生先自己修改,再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改。最后再把修改好的草稿认真抄写在作文本上。要求学生交给老师的习作不是写完的,而是改过的,是自己已经改不动了的。同时,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