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林业局强化六项措施狠抓林业生态建设论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森林和湿地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创造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xx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呈良好态势。森林面积xx公顷,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改善,林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我县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地流失严重、超限额采伐仍未杜绝、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等问题。这些情况表明,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个相持阶段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相持阶段的脆弱性。以退耕还林为主的重点工程造林大都处于幼林阶段,管护难度非常大,造林不成林极易反弹,不加强后续工程建设极易复归旧态。二是不确定性。由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驾驭不好就会导致徘徊或倒退。三是反复性。第1页共4页我县经济处于恢复期,生态与经济双重利益很难把握,一旦掌握不好,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心就可能出现动摇。在这样一个相持阶段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林业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工作重点由实施层面向决策层面转变;二是工作方法由战术性性向战略性转变;三是思维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四是工作成果由资源优势向生态优势加产业优势转变。二、以质量为中心,努力提升我县造林绿化水平首先,要抓好生态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退耕还林、珠防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x个百分点。退耕还林是我县林业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影响深远的富民工程。必须坚持按照中央提出的“总结经验、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要求,继续稳步推进。在总结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其次,要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我县林业用地面积xx,占国土总面积xx%,森林覆盖率已达xx%。但是从总体来看,全县森林质量不高,林种树种结构单一,单位蓄积量低,可伐资源总量不足。现在关键问题已不是提高森林覆盖率,而是森林质量的提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对此,我们应科学把握加快森林培植与强化资源培育的关系,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加大林业投入的有利时机,全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推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发展速度上,加快推进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和数量并重,突出质量的转变,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提高绿化的成效,巩固绿化成果。二是在发展模式上,加快推进由单纯的绿化向建设生态功能型的转变,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三是在发展空间上,加快推进由单位辖区绿化向参与社会造林的转变。积极履行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法律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使全民义务植树和生态工程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在组织管理上,加快推进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突出林业体制改革,创新林业经营机制,促进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