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二课时新知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古诗。新知导入惠崇春江晚景自读课文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识字解词huìchónglúyáduǎn惠崇芦芽短我会读(1)根据拼音读一读(2)开火车认读生字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注意字体的书写顺序。组词:优惠惠赠造句:我们有价格优惠的电脑。huì音序:H结构:上下结构部首:心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注意上下结构的占格。组词:崇拜崇敬造句:他是我最崇拜的一位学者。chóng音序:C结构:上下结构部首:山书写指导书写指导:下面是“户”,不要少写了一点。组词:芦荟芦芽造句:我们家的芦荟长的很好。lú音序:L结构:上下结构部首:艹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牙”横短,竖钩稍长。组词:树芽麦芽造句:春天,树芽刚长出来,嫩嫩的。yá音序:Y结构:上下结构部首:艹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新知讲解解读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这首诗是他为好友惠崇的画所题。苏轼解读题目惠崇春江晚景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新知讲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竹林新知讲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呢?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新知讲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开头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诗人移情于物,凭借感觉和想象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新知讲解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向上,逆流而上新知讲解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芽。识字解词豚河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卵巢、血液、肝脏等部位有剧毒。新知讲解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新知讲解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事物?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河豚欲上时哪句诗是诗人想象的景物?新知讲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静的动的桃花、竹子、蒌蒿、芦芽鸭子河豚想象新知讲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前三句都是写景的,最后一句是诗人根据周围事物判断出应该是河豚上岸的季节。全文释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新知讲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借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知识拓展好诗佳句拓展阅读一只(zhī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满意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xiǎn(),一面叹息道:“唉,真kělián(),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