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暨“建言直通车”品牌建设推进会,很有意义,也很重要。刚刚X同志通报了2021年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和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品牌建设具体推进情况,X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总得感到,这项工作抓得很实、抓得很深,大家认识比较统一、推进比较顺利、氛围比较活跃、成果比较显著,有了一定的“标识度、美誉度、知晓度”。一是体现在“数量”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工作要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顺畅的来源渠道、海量的一手稿件是“底盘”、是“后盾”。“底盘”夯实了、“后盾”坚实了,信息工作才能具备“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前提和基础。截止目前,我们收到各类信息X多件,较去年全年提高了X%。有了这个“海量信息库”“庞大蓄水池”,带动了其他指标逐级攀升、整体提升,报送全国政协专报X期,较去年全年提高了X%,采用率也提高了X%;报送市领导信息刊物X多期,得到批示X人次,已经与去年全年的批示率持平。这一连串数字反映客观、说明情况、体现实绩,这与我们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动、各区政协积极响应、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二是体现在“质量”上。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生命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参考价值的大小和得到重视的程度。通俗讲,就是“是否有用、是否管用”。今年,我们以“品牌建设年”为契机,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我们的政协委员群体、智库机构的专家,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优势,深入思考、深入研究、深入调研,提出了不少立场公正、分析透彻、建议可行的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比如,XX委员的《》、XX专家的XX《》,被全国政协采用;XX委员的《》、XX专家的XX《》,得到市领导批示等等,这些信息稿件问题抓得准、观点立得牢、建议提得实,对党政部门具有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三是体现在“份量”上。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搭专线,在X街道、X街道建立了街镇信息直报点,畅通了基层社区信息的报送渠道;设专题,跟踪市政协“学习党史悟思想,协商为民办实事”活动,及时转化市政协党组领导带领三级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社会治理成果;办专刊,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信息专刊,选择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热点信息,进行跟踪报送等举措,及时、准确、快捷,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诉求、群众的疾苦,反映给党政部门,得到了广大群众高度认可。群众说好才是真好。在品牌建设网络投票中,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品牌得到了较高票数,位列前茅,这也说明了这项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在群众心目中很有份量。同志们!创品牌易,守品牌难!品牌建设不是一阵风、一阵子,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群众检验的品牌,才是真品牌、实品牌、好品牌。如何让这项有着20多年实践经验的传统工作历久弥新、出色出彩,需要我们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担当实干。有三个方面供大家参考:一、依托“专业人才”,凸显“专业视角”,提出“专业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的力量。虽然当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专业化水平还有短板,特别是在科学性、前瞻性方面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实践中感到,专业人才研究专业问题,提出专业对策建议,是推动社情民意信息专业化的重要力量。今天,也是邀请到了市政协首批协商议政咨询专家库成员,以及政协委员中的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家在各自行业、各自领域,都是“大咖”中的“大咖”,“专家”中的“专家”,具备较高的专业视角、较强的专业素养,希望大家进一步调动主观能动性、强化履职积极性,紧跟政策需求,深耕专业领域,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在拔高、增厚、拓广、挖深上做大文章,从多学科视角对复杂现实问题多出“大主意、好主意”,多提“新点子、金点子”,切实将智力优势转化为信息工作的质量优势,让建言资政更加建到点子上、资到关键从处。二、紧紧“依靠群众”,坚持“深入群众”,主动“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