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2022年5月)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1月,我们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市建筑企业,采取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听取企业对建筑业发展意见建议,充分讨论,集思广益,为推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建筑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2019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发展到114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65家,一级建筑施工资质企业6家。完成总产值45亿,同比增长18%,位列地区第一。2021年,全市建筑业克服疫情影响,再创佳绩,完成总产值39.39亿,实现税收4.41亿元,带动从业人员6万多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突出贡献,为实现“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产业支撑。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制约。过去本地建筑企业承接的多为房地产项目,近几年来全国房地产形势影响,本地房地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房地产项目增速放缓、销售不足、投资预期减弱,致使建筑业发展—2—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房地产新开工项目仅有2个。二是竞争压力增大。招投标标准倾向于资质雄厚、经验充分、业绩丰硕的央企、国企,虽然有利于择优择强选择中标单位,但本地建筑企业达到国企、央企标准的少之又少,很难中标入围国有资金项目,本地建筑企业大都采取借大型企业资质中标,一方面导致建筑业产值、税收流失,另一方面遏制了本地建筑企业发展。此外,本次企业本身竞争力较弱,全市建筑企业中,没有一家总承包建筑企业,承接工程的能力和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于一体。三是矛盾纠纷增加。“三包一靠”现象时有发生,涉房涉建信访问题易发多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压实不够,建筑品质参差不齐,渗漏、裂缝等质量常见问题仍然存在。三、发展意见建议一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按照省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重点企业培育的通知》,出台我市支持建筑发展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重点培育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资质升级增项,提升建筑业企业现代化程度。协助企业做好业绩信息修正完善工作,支持企业资质升级增项。培育广建等综合实力较强、合同履约情况良好、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骨干企业,力争实现总承包特级企业“零”的突破。鼓励本地企业强强联合,组建招标联合—3—体,研究制定加快推广工程总承包的政策措施,推动龙头骨干企业进入工程总承包市场。提升建筑业企业现代化程度、发展理念、管理水平、经营模式,充实信息化人才,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二是发展建筑业产业园。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机遇期,充分发挥建筑协会作用,促进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积极开拓外阜市场,带动与建筑相关的工业企业一起走出去。推进落实企业返乡纳税优惠政策,以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建筑施工企业回我市开办分公司,壮大我市建筑业实力。吸引在外建筑施工企业回乡缴税,助力我市经济发展。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已经出台的支持建筑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建议尽快按时间节点落实。建议相关领导驻点联系一级建筑业企业,了解企业真实困难,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给予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大力支持。加强金融保障,建筑企业承接的项目,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鼓励银行凭工程应收款凭证、工程承包合同和施工许可证等资料,为建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加强土地保障,充分整合我市建筑资源,加强用地保障,规划建设“建筑业产业园”,促进全市建筑业扩规模、提品质、树形象。加强人才保障,搭建平台,采取现场观摩、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和建筑技能人才培育。在项目对接、人才引进、评优推荐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我市建筑业发展培育人才。—4—四是推动招投标改革。探索制定符合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招投标规则,优先在市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采用“联合体”招标,支持本地建筑业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央企、国企、大型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实施“评定分离”制度改革、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