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江西省玉山一中校本课程开设工作汇报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学校课程的开发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学校层面实施课改中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焦点。我校从2008年秋季开始就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积累了点滴经验。现将我校校本课程开设工作汇报如下:一、开题总体情况描述在校本课程开发初期,什么是校本课程?为什么和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大部分人都感到很茫然。为了使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研发小组教师少走一些弯路我校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并组织了“关于校本课程开设问题”的专题讲座,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撰写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初步解决了校本课程开设前期观念上的问题。研发小组成员首先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多年实施的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将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教师的资源优势开发课程。开发的内容要注重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学生生存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教师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之后,开发小组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本校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期望,社区、学校、师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二、主要推进思路(一)定位课程目标。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一致认为课程内容总体目标应该以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载体,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上。在具体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二)编写课程纲要。在确定课程目标后,我们指导教师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开题报告》,撰写出《课程纲要》。应该说课程纲要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最核心的内涵,那么在编写时我们注重坚持了适应性、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四个原则。(三)开发校本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都是随着课改年级的推进提前半年完成教学内容的收集与整理。2008年高一年级使用的新教材是以教案和讲义的形式出现的。在高一年级结束时,我们将教案与讲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便准备第一轮高中新课程结束后编撰《玉山一中校本课程》。三、课程的实施(一)加强领导,提高管理保障。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它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的前提下,以本学校为基地,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1课改文件,听取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的讲座,并大量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实施的要领及掌握校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六个层面组成。负责制定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各层面各负其职,其中教学校长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对课程等工作负责,教务主任和教研主任对所承包的各科组工作实行全面管理,教研组长对本学年组或学科组的教材开发的质量负责,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自我管理。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充分准备。(二)研培一体,提高教师素养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几年来,我校本着外学内创的原则,加强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并做到了“四学”。一是走出去参加活动学。凡是省、地、市业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都派骨干教师和领导去学习,回来后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