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籍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大峪一中李雪梅带久了九年级毕业班的老师,也许很多已习惯了教室后面那一排排“呼呼”睡觉的身影,他们不打算考重点高中,他们对老师讲解的科目不感兴趣,他们想反正不管考多少分数,总有大堆的技校可以上,反正父母已经安排好了毕业后让我去学开车……太多太多的理由、借口,让那群身影的存在那么的无所谓。读《给教师的建议》第98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苏老提到“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可我们的这些孩子真可谓是大彻大悟了:我不行,反正啥也学不会……事实呢,清波和志花刚入学时,都是班级前十几名的学生。清波是个大个子,曾威风凛凛地参与过体育委员的竞选,上周刚过的体育加试的1000米跑步中,他更是一马当先,迈开大步,遥遥领先,将整组人的成绩都带领的很优秀。志花当过纪律委员、劳动委员,也曾参加过班长的竞选。初一的那年冬天,更是将学校分发给班级的取暖炉管理的井井有条,是个很有能力,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女孩子。尽管前段时间扭了脚,可依然在体育加试中拿了全班最高分。这么优秀的孩子,何时都成了“折翼”的天使了呢?原因是有的:他们都在不同时期,遇到了一些青春期或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困惑,以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也是后悔莫及,无力回天!当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原因,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缺乏“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其实,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多少名人、伟人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他们是如何面对,又是怎样克服的呢?那些优秀的书籍也许能给孩子以适时的引导,那种心灵上的共鸣是我们的空口说教无法与之比拟的!再调查一下我们孩子的藏书吧,不出意外,那更是一片贫瘠的寸草不生的土地,大多数人一味地埋在了教科书、教辅资料里,哪有时间去给心灵加油啊!而他们的父母,则是忙于生计,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工地之间,工资涨了,钱多了,本应该更加丰富的精神时间却依然一贫如洗。大量的留守儿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不担心没钱花,有父母的慷慨付出嘛,哪个父母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呢,但金钱的满足并不能缓解他们心灵上的孤寂,真正是钱挣回来了,漂亮的楼房盖起来了,可孩子却步入了自己的后尘……真的是渴望我们的父母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和孩子交流,共同阅读,共同提高生活质量。种种现状,给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更过的要求。让我们和孩子,甚至是孩子们的父母一起阅读,一起成长:(1)我们要尽我们所能为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文学类、名人传记、科学类等等,而不只是让他们埋头于教辅资料中。“请你不必害怕吧学校教学的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2)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去学校图书馆中为他们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目供他们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甚至可以开放阅览室,让他们自主查阅。(3)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阅读,有自己的藏书,有自己最喜欢的书,适时地开展一些“读书沙龙”“演讲比赛”等活动,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学生的自我阅读加油!(4)利用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各种可以利用的渠道,倡导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建立家庭图书馆!(5)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先成为手不释卷、热爱阅读的人吧,“为人师表”也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教育力量哦!总之,让我们探索尽可能多的方式,“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那么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就不是纸上谈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