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起路02标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对施工现场踏勘所收集资料;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3、《“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技术规定》cjsOl—2005;4、《“一纵三横”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验收监督规定》。5、《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报告书》。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二、工程概况本次工程范围是凤起路02标(建国路〜秋涛路),总长度约1920米.快车道平均宽度19米,摊铺4cm厚排水式沥青混凝土;慢车道平均宽度4.5米X2,摊铺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三、施工部署及计划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一旦接到开工令,立即组建本工程项目部。项目部设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各一名,下设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材料员和安全员各一名。本工程施工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和调度,制定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安排合理、工作协调、有条不紊、人员精干。组织机构表如下:在施工质量量体系文件要求机械维护班管理中,严格按照进行,做到管理职责明质量关,工程检验按程沥青施工班ISO9002质确,落实到序文件严格执行,抓好施工测量和施工试验,合理组织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靠管理抓质量,靠管理促效益。本工程为保质保量,慢车道暂定于2006年3月7日开工,预计工期3个工作日。快车道2006年3月17日开工,预计工期5个工作日。雨天延顺。四、主要施工顺序及方法1、施工顺序:底层中(粗)粒式沥青层验收交底通过V清扫路面V摊铺沥青砼V清场2、施工方法:施工前根据《“一纵三横”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验收监督规定》和国家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对面层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进行验收,通过后再进行施工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质量。①根据“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技术规定》(cjs01—2005)和国家强制性规范对使用的原材料(沥青、石料等)进行抽检,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一律不采用。沥青使用前对主要项目(包括延度、针入度、软化点、老化、粘附性等)进行复式,确保合格。施工前根据混合料生产、运输、抗磨耗飞散要求及目标孔隙率确定施工配合比。②正式拌制前,对确定的级配和配比进行室内试拌和拌和楼试拌,确保最佳沥青用量和混合料质量指标符合规定.符合要求后根据试拌结果编写配料单,施工拌和过程中严格根据配料单称取沥青和石料用量,沥青用量在拌和过程中变化范围不大于±0。3%。③控制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确保控制在170°C〜185°C),拌和时间在试拌的环节中确定。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等现象.每班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试验(马歇尔试验等)。作好各项检查记录(包括拌和温度、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等),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应禁止出厂。④每班拌和结束时,清洁拌和设备等机具。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沥青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料车应采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的措施。确保混合料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60°C,低于160°C的混合料予以废弃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安排应保证运量能比拌和能力有所富余。4、沥青混凝土的摊铺⑴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的摊铺①中(粗)粒式面层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②采用机械施工(履带式摊铺机2台).摊铺速度控制在3m/min,摊铺温度控制在165°C-175°C。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不符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施工时采用2台摊铺机梯形连续施工作业,整个过程中调整摊铺机行走速度,保证连续喂料,减少施工接缝数量。⑵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慢车道改性沥青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施工,摊铺过程中安排专人通过人工测量、标高控制等措施来保证混合料施工厚度和路面平整度。因为在路面施工前附属设施已经施工完毕,为防止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将已完成的附属设施损坏,决定采用挖机配合施工。为减少挖机配合人工摊铺混合料的离析、料温下降过快及平整度较差等现象,将采用下列控制措施:①、施工过程中做到挖机等料车,在挖机连续抓料施工时,派专人指挥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