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兵法》心得体会《班主任兵法》心得体会《班主任兵法》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这本书时,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时间、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感化式的教育方式,是注重,倡导春分化雨、和风细雨的。震撼式的教育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反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那些恶习顽疾才能崩溃,新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建立,这与治病的“沉疴用猛药”是一个道理。但是震撼式的教育方式的运用必须避免其副作用,不能再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疤痕。读作者的成长经历,能够看到教师的教育反思真的很重要,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肖川先生也说过“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值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值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一点点”万老师的整本书中都能够体会到,他在遇到每一件与学生有关的时间时都非常小心,从学生的心理入手,从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知道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人或就人论事,能够让犯错的学生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他的每一个例子中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温柔和爱护,虽然有些方式并不温柔,但是就结果而言,学生收到了保护,事件得以解决,这就足够了。其实我有很多经历和作者是一样的,也曾遇到过学生吵架、偷钱、与老师发生冲突、不写作业等等问题,有些和作者一样成功的解决了问题,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有些却并不能如意,甚至效果只维持了一点时间。这时我才发现“用心”真的第1页共4页很重要,它能够让教师成长的更快,收获的更多,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成长。在作者的实践篇里我总感觉似曾相识,却又豁然开朗。其中有一篇“投石问路”我印象深刻,“有些人外表平静,你又何尝知道,他过的不是轰轰烈烈的一生呢。”朴素却贴切的一句话,开篇,我想起了我自己。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们,大多不是那数一数二老师面前的明星,却也的确在每一个小问题上需要帮助。庆庆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需要的也许更多。所为教师,我们理解,却不一定能够做到、做好。不论是在吴忠工作的五年,还是在这里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接触的学生有很多都是父母离异,虽然并不会从平时看出学生的内心冲突,但从他们沉默的、低自尊心的、内向的、情绪容易失控的表现还是能够发现,这些孩子需要帮助、需要关怀。他们的爸爸或者妈妈,因为承担着家里的生计,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挣钱上,无形中就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而且这些父母也不太擅长与孩子交流,孩子的交流表达能力也比较低,就想庆庆一样。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做的并不是弥补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已经形成的创伤,也不是改变学生的性格,最重要的制造机会与学生互相了解,让学生在老师面前尽量的表达自己,这些孩子缺的是关注,适当的关注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作者的做法虽然没有结果,过程也是莫须有的,但是庆庆得到的关注,与老师有了交流,虽然有误会,但是老师道歉澄清了,庆庆的变化却是让我们惊喜的。读理论篇我并没有一篇篇按顺序读下去,而是看到哪一篇感兴趣,就反到那里。阅读的过程中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的确是一位理科出身的男老师,开篇总是谈论兵法,从战争中的兵法引入到教师的学生工作,虽然文笔朴素,但却充满智慧,读后令人深思。在翻看目录的过程中我第一眼看到了“游击战”,多么新鲜的一个词,学生在教室里,教师如何与学生游击。游击战的历史背景我是知道的,蒋介石的前三次“围剿”成功被毛泽东运用游击战是粉碎。游击战主要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采用的,在学生工作中,有时会碰上令教师非常头大的情况,学生过度第2页共4页调皮,用一般的方法...